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王岳川:国学根基与书法美育之今观

王岳川:国学根基与书法美育之今观
2025-11-05 13:50:3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美育教育是百年中国教育梦想。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校长1917年在北京神州学会上的演讲中提到,“以后社会文化日渐进步,科学日趋发达,现代人根据科学知识寻求解答,不再以宗教为知识”。文艺复兴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种美术渐离宗教而尚人文”。“以美育代宗教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可以说,百年来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可谓“仓廪足而知礼仪”的时代正在来临。美育教育成为大中小学教育规定。教育部《美育教育规划细则》,要求教育教学改⾰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美育教育要做到“三会”:一要教会学生美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二要教会他们去欣赏和体验美,欣赏和体验艺术作品;三要教会学生专项的、专门的艺术特长,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

何为书法国学维度?

书法形态分为五体书——篆隶行楷草。书法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草书、行书、楷书,经历了漫长发展阶段。书体是随着字体的发展而丰富起来的。陆续出现了五体书书法以线的飞动、墨的润华,抒情写意,划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轨迹书法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迹化,是最具东方哲学意味的艺术。

驾驭这门文化内涵极深艺术,需要终身历练,方能获得“人格、国学、书艺、境界”四重能力。仅仅将书法看成写字技巧是大误区。中国文字字体发展和书法文字内涵是书法的生命。一个不认字的人能不能演奏二胡?可以的,阿炳年轻的时候不认字,照样拉二胡、弹琵琶;一个不认字的人能不能画画?可以的,湖南一位女画家不认字,画得很好;一个不认字的人能不能写书法?当然写不了!因为书法的“书”首先是文字,而且是非常复杂具有顶级专家的高深学问。如:甲骨文研究有顶级学者“四堂”: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和董作宾(彦堂),终身研究甲骨文。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而书法还涉及另外几种深奥学问文字——篆、隶、行、楷、草。

书法的“书”起码有三层含义。

一是文字,字体。《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又引申为六艺中的“六书”之学,《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贾公彦疏:“六书者,先郑云: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

二是书写,书法。《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墨子·兼爱》“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槃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说文》:“着于竹帛谓之书。”唐孙过庭《书谱》:“自汉魏以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后世以墨写于纸。

三是书籍、典籍。《论语·先进》:“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申子、韩子皆著书,传于后世,学者多有”。

15.jpg

关键词:王岳川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