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吕金光 | 晚明文人篆刻与金石气意识的产生

吕金光 | 晚明文人篆刻与金石气意识的产生
2023-11-09 10:30:1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直到元末王冕发现石料,这种材质才进入文人的视野范围:“初无人以花药石刻印者,自山农始也。山农用汉制刻图书,印甚古。江右熊巾口笥所蓄颇夥,然文皆陋俗,见山农印大叹服,且曰:‘天马一出,万马皆暗。’于是尽弃所有。”郎瑛又云:“图书,古人皆以铜铸。至元末会稽王冕以花乳石刻之,今天下尽崇处州灯明石,果温润可爱也”但是,王冕发现花乳石之后,篆刻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这一点从明代文人大都还是自写篆字,然后交予印工铸刻即可得知。文彭在发现石料之前,亦多是亲自篆字,然后交予印工用象牙所刻,此时石料材质并没有被广泛运用,也就不难理解了。王冕虽发现了石料,自己也开始自刻印章,但王冕的名气与地位远不如赵孟頫。他虽然也是一位名士,但不是当时文艺执牛耳者,受者寡,只有赵孟頫才有能力推广自己的艺术思想,受者众。另外,新的材质的出现到进入广泛的创作领域亦有一个接受期,一旦新的材质被人接受,便能促进艺术的发展。而这一接受时期很快就得以到来,并促进了篆刻艺术的繁荣。

二、石料材质在明代的普及和原因

石料材质到明代文彭之时终于得以广泛运用。文彭出任南京国子监之时,在西虹桥处偶遇一老髯之四筐灯光石,便欣然倍资购之,而且“自得石后乃不复作牙章”。由此可知,文彭所发现石料并不是承自元代人王冕,而是自己的一种新发现。文彭发现石料并自己入手篆刻引领了一代风气,为士人所追捧。这一新材质的发现,在这一时期引得士人争相夸赞。晚明屠隆《考槃徐事》载:“青田石中,有莹洁如玉,照之灿若灯辉,谓之灯光石,今顿踊贵,价重于玉,盖取其质雅易刻,而笔意得尽也,今亦难得。”徐上达云:“今之人多舍铜玉而尚石朴矣,岂不知铜坚久,玉贵重,抑亦以铜玉之文,皆不及石章且易便也。”周应愿《印说》载:“凡印,古以铜,间以玉、宝石。近以牙,间以铜。近又以青田佳石……石,刀易入,展舒随我,小则指力,大则腕力,惟其所以,无不如意,若笔阵然,所以反胜玉。”吴名世《翰苑印林》曰:“石宜青田,质泽理疏,能以书法行乎其间,不受饰,不碍力,令人忘刀而见笔者,石之从志也,所以可贵也。”沈野在《印谈》中云:“石则用力少而易就,则印已成而兴无穷。”

因此,直到文彭时,印章的材质才由石料取代铜、象牙等材质,并大兴开来。

为何王冕发现石料却没有得到普及,而明代文彭发现之后却迅速普及开来呢?其中缘由亦值得探讨。首先,这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明代商人特别是儒商的介入,对明代书法、绘画等都产生了影响,篆刻艺术亦不列(例)外。因为石料的广泛运用,文人开始了自刻的生涯,加之明代商人广泛的参与到艺术中来,收购士人篆刻成为了一种风尚,最为成功的例子即是何震,其“片石与金同价”。何震在市场上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大批的印人走出书斋,开始了篆刻艺术的市场之旅。周亮工云:“‘予独叹承平之日,何主臣、吴午叔、朱修能诸君以此技奔走天下,士大夫皆以上宾事之。足忌奉金钱,得其一章喜挂于睫。’‘工印章者毋虑数千家。’许多徽籍印人相继离开家乡,在各地鬻印为生。‘今人之帖括不售,农贾不验,无所糊口,而又不能课声诗,作绘事,与一切日者风角之技,则托于印章以为业者十而九。’”因此,商人的收藏使篆刻艺术有了市场,无怪乎文人乐于参与其中了。

关键词:吕金光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