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吕金光 | 晚明文人篆刻与金石气意识的产生

吕金光 | 晚明文人篆刻与金石气意识的产生
2023-11-09 10:30:1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另外,明代之前大多数文人视印章为小技,壮夫耻为之。但这种情况到了元代就因为文人画的提倡而有所转变,文人画提倡诗书画印的集合,一幅绘画作品中,不应只有绘画部分,还应该包含书法题诗,当然押上印章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可以说,文人画的提倡提升了篆刻的艺术地位,发展至明代篆刻艺术便不再是低等的工匠之事,而成为文人们遣性的艺术创作,加之石料的普遍使用,篆刻艺术大行其道也不足为怪了。

图片

三、石料的介入与篆刻艺术的拓展、篆刻对篆书的影响及文人审美的改观

自文彭发现石料材质之后,印章便转化为篆刻艺术,成为了文人雅士所乐之事,“文人以篆刻为游戏,如作士夫画,山情水意,聊写胸中之致而已”,自此,篆刻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石料材质的介入不仅使篆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且大大丰富了篆刻艺术;不仅改变了篆刻的主体,而且丰富了印面文字的艺术表现;并且导致了边款艺术的诞生,当今学界一般认为文彭与何震开创了印章边款艺术。边款文字可以是篆书、隶书、魏体、楷书、行书、草书等,凡书法各体皆可入款。边款艺术丰富了篆刻艺术,边款艺术集文学、书法、刀法于一身,最后体现在印谱上还要拓,这一艺术创作过程也较能体现创作者的艺术审美水准。根据众说,文彭首创边款,从他存世的篆刻作品,可以看出其边款是先写后刻,而且应该是双面着刀,这和碑刻的刻法大致相同。在边款的制作中,创作者的艺术思想能得到反映,同时,边款的金石味亦难免会影响创作者的艺术审美。边款发展至文彭弟子何震之时,已不再先写后刻,而发展为直接入刀——单刀刻法,如果文彭的双刀刻法较能体现笔意效果,那么何震的刻法单刀直入,淋漓畅快,则更能体现刀味和金石味。“何震的印作,锋芒毕露,精神十足,评者盖为‘猛利’二字——其‘猛’其‘利’,也正是突出了篆刻中刀与石的两大因素,甚至在边款刻制中,他也一改求精求工的双刀刻款,首创了单刀刻边款,抒情达意趣味甚浓。所以说他对印学史中的的‘刀法史’颇有贡献。”此二人之后边款艺术大兴,一部完整的印谱就必须包含拓边款。边款的兴盛必然和明代人审美的转换有关,而边款的发展必然会影响人们的审美改变,特别是石料篆刻的运用和单刀刻边款的普及,其中的金石味与刀味必然影响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审美。

文人涉入篆刻艺术必然要求文人有较高的篆书水准,赵宦光云:“今人不会写篆字,如何有好印?”何震亦曾说:“六书不能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篆刻家们越来越注重篆书水平,篆刻对篆书的要求必然会使文人们更加重视篆书艺术。“印之所贵者文,文之不正,虽刻龙锲凤,无为贵矣。时之作者,不究心于篆,而工意于刀,惑也。”“夫图章之难,不难于刻,而难于篆,点画之中,尽态极妍,曲臻其妙。”到了明代中晚期,篆刻艺术中更是“人人斯籀、字字秦汉”。篆刻的要求,使篆书艺术在明代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赵宧光更有创草篆一说。不难联想,石料进入篆刻领域之后,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先是文人广泛涉入篆刻艺术;文人自刻印要求篆刻的艺术性,因此又要求篆书功底,为此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篆书艺术的发展;石料的运用也使边款艺术得到发展,边款的单刀刻法,使人们的审美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金石味、刀味、残崩美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内,而对残崩美的追求成了晚明的风气。

关键词:吕金光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