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师》2024年第11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目前国内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院校中唯一的设计类大学,以“天工开物、匠心独运”为校训,以“设计服务社会,设计引领生活”为目标,构建了以设计和设计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近期,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组成员、青岛科技大学教授石晨旭就这一问题邀请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董占军进行了专访,以期了解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学学科建设的历史以及董占军教授对当下技术新进展的观点。
石晨旭:在您看来,工艺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这二者的核心差别体现在哪里?如在课程设置、专业理念和学科体系上有什么不同?二者是否应该做严格的区分?
董占军: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学的核心区别在于两者面向的生产方式不一样。一般来讲,工艺美术对应的是传统的生产方式与手工的生活方式,设计的概念则面向机械化大生产,是针对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的。比如陶瓷的生产,针对批量化生产的陶瓷,我们就把它纳入到设计的部分,传统的手工生产就纳入工艺美术的范畴。从它们的本质上来讲,都有着创意的成分,那么创意如何实现呢?工艺美术用手工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材料进行表现,设计的对象则面向机械化生产,手工和机械化就是它们的区别。
学科体系建设体现了中国设计学发展的历程,整体上可以分为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设计三个阶段。学界一般把百年中国设计教育的探索进程分为五个时期:第一阶段,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是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分科与发展时期;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8年,我国形成以工艺美术为主体的设计教育一元格局;第三阶段,1978年至1998年,从前一阶段的工艺美术为主向多元化设计教育发展;第四阶段,1998年至2011年,中国特色设计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的形成;第五阶段,2012年以后,设计学从交叉探索到成为独立的交叉学科。
再往规模学制之前探索,整体来讲,可以把它归为以工艺美术为主体的时代。中国古代也有设计,只不过是对设计的称呼不一样,概念也有不同。以服务生产为主的设计,这是从西方传入的一个概念,即“De s i gn”。中国古代也存在以服务生产为主的设计概念,只不过说法不一样。比如设计制作者,中国古代多以“工”称之,《考工记》篇首提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这是中国古代设计的概念,它和面向服务生产的设计概念不同。在手工业时代,设计、生产甚至消费往往是一体的,设计构成要素包括了设计制作者、设计使用者、设计过程、设计结果,以及设计活动所处的自然、社会与人文环境等。
现在的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学,在课程设置与建设理念上不易做严格区分。由于形成的背景不同,二者的概念有所区别,可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区分。但就教学方式或者课程设置而言,二者是有交叉的。比如,批量化生产的工艺美术与手工制造的工艺美术,它们的课程区别主要与培养目标有关。至于现在设计要不要再研究工艺美术,当然要研究。比如工艺美术发展到现在,有的使用的是现代新型材料;新型材料本来是面向工业生产的,但它又是以工艺美术为创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