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展览中特别展出的行为艺术影像及《7000棵橡树》的相关记录,在您看来,它们如何通过艺术实践阐释博伊斯的社会责任感与生态理念?
张子康:本次《约瑟夫·博伊斯:7000个梦想》展览中特别展出的行为艺术影像及《7000棵橡树》的相关记录不仅展示了博伊斯的艺术实践,也体现了他通过艺术介入社会和生态的方式。
▲约瑟夫·博伊斯,《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1965
比如在《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中,博伊斯用蜂蜜和金箔涂抹一只死兔子的尸体,通过身体和行为传达艺术理念,引发了人们对艺术本质和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这种行为艺术既挑战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强调了艺术与社会、自然的紧密联系。
▲约瑟夫·博伊斯,《7000颗橡树》,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1982
▲约瑟夫·博伊斯,《7000颗橡树》,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