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7000棵橡树》,博伊斯与大众一起通过该项目在卡塞尔市种植了7000棵橡树,每棵橡树都配有一块玄武岩,通过实践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认识,同时通过橡树的生长与玄武岩的固定形态形成对比,传达时间观与宇宙观,体现出博伊斯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环境依存关系的理解。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庞大的体量,更在概念和思想层面上激发了深刻的反思,他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力通过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改变世界,这也是他“人人都是艺术家”理念的核心。
我们在本次展览中展示这些作品,也是希望观众全面地了解博伊斯的艺术理念、社会观、生态观与宇宙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他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态理念。我们认为,这些作品和项目不单单是艺术创作的成果,更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有力工具。
▲约瑟夫·博伊斯,《7000颗橡树》,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1982
新绎美术馆的角色与定位
凤凰艺术:新绎美术馆在过去几年中策划了多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作为馆长,您如何平衡学术研究与公众普及的关系?
张子康:对于美术馆特别是民营美术馆来说,学术定位和社会功能至关重要。美术馆通常会根据学术定位选择艺术家和作品,举办展览及相关的公共教育活动,精准的学术定位是美术馆长期效应的保障。而美术馆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资源,离不开大众的支持,因此社会也是美术馆工作的最终归口,而不仅仅是专注于学术,这要求我们在展览策划、公共教育、资源整合与学术独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与努力。
▲新绎美术馆群
新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在当代艺术与研究性展览,旨在通过引入国际艺术资源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并为公众搭建起提高艺术认知和审美能力的学习空间,我们希望通过学术推动艺术的创新性发展。
▲新绎双年展总策展人南条史生导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