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对话袁慧敏 | 艺术市场、艺术品投资与鉴定、AI创作……我们一直在与时俱进

对话袁慧敏 | 艺术市场、艺术品投资与鉴定、AI创作……我们一直在与时俱进
2025-05-21 15:25:0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采访者:刚才谈论到的AI艺术也好,或者是大型的数字艺术也好,面对这种突然而来的时代产物,我们应该如何用时间去检验其价值?比如有位艺术家运用数字科技的手段使大脑中的某些脑电波活动具象化展示出来,构成一件艺术作品。对于这种新颖风潮的艺术作品,应该如何用时间去检验它,或者说是否还有其他的检验标准呢?数字科技加持下的艺术品会不会像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一样,在技术的更新迭代之下,其艺术价值也会随之贬值呢?

袁慧敏:从AI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公众一开始是持怀疑态度的,它会不会冲击现有的对艺术传统、对艺术价值的判断,又应该怎样去判断?但时代在进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AI只是一种创作的手段,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思考怎么利用AI去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或让生活变得更便捷。归根结底AI是一种创作的手段,是一个辅助性工具,而工具和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在可控范围之内利用好这个工具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AI艺术作品会不会贬值这个问题,要思考不只是AI艺术作品,比如徐冰的《天书》系列作为一件装置作品,收藏时间长了它会贬值吗?恐怕不然。因为艺术品是带有审美偏好的事物。唐代的张彦远曾说,“好之则贵于金玉,不好则贱于瓦砾”。张彦远和项鸿祚都曾说,“不做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是“唯有爱好才可抵岁月漫长”。艺术品本身是一种精神消费,这与个人偏好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好之则贵于金玉,不好则贱于瓦砾”,这启示众人,不能单纯关注其市场价值,而要关注它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滋养和引领作用。

采访者:感谢袁老师的精彩分享!在采访的最后,可否请您谈一谈,面对近年来艺术市场的迅猛发展,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如何对接实际的市场需求呢?要培养出大批既深谙金融市场规则、拥有国际化视野,又拥有扎实文化艺术修养,懂得艺术品投资、鉴赏、收藏知识,与中国艺术金融市场发展规模及需求相适应的大批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我们还需在哪些方面实现提升呢?

袁慧敏:在自身的教学经历中,我会注重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史或世界艺术艺术金融发展史的讲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本科阶段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现在会有画廊,为什么会有拍卖,而且要让他们知道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的书画艺术品市场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了,这个时候出现了最早的一批艺术家,而后出现艺术品交换行为,随之而来的就有了非规模化的书画艺术品市场。有名的案例就是老妪卖扇的故事。这从侧面说明,魏晋时代就有了书画艺术品的交易。千年越过,到清末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近现代的大家,如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等等。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艺术市场发展突飞猛进,理论和实践都在相辅相成的往前发展。

在学习理论知识,掌握艺术理论的发展脉络之外,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海岱美术馆就相当于学生的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亲身策划展览。策划展览需要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展品选择、布局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这些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策划展览还需要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展览主题和展示方式,这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在策划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毕业之后,就业于一家私人美术馆,还要考虑经济效益,展览开幕式时要请哪些藏家,这些藏家是不是适合这些艺术家的群体,藏家资源又是从哪获得的……所以策展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不仅仅是浏览作品这么简单。策划展览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为广大学子搭建实践的场地,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为他们快速投身于艺术市场的相关行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必要的条件。同时,也要为想深研学术的学生提供深造的舞台,为艺术市场理论、艺术管理、艺术金融等广阔天地提供更多的人才。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左右开弓,双管齐下的,不断勇攀高峰,才能创造更多可能。

来源: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


艺术家简介

袁慧敏,艺术学理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财经大学海岱美术馆馆长,兼山东财经大学中国艺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主持、重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厅级课题5项,横向课题6项,出版个人专著《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管理》,参编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首页上一页...2345 5
(责任编辑:薛筱蕙)
关键词:袁慧敏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