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多维视野交锋 | “再景观——张杰油画艺术展”跨学科学术研讨会实录

多维视野交锋 | “再景观——张杰油画艺术展”跨学科学术研讨会实录
2025-07-04 13:55: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后记

本次“再景观”学术研讨会,通过一场密集的、跨学科的思想碰撞,为理解张杰教授的艺术乃至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如何与现实互动,提供了极为丰富和深刻的视角。与会学者的发言,如同一系列焦距不同但都对准同一片风景的镜头,共同编织了一张复杂而深刻的阐释网络。其中,既有基于建筑理论对作品形式的精微分析,也有运用社会学与哲学理论对作品内涵的宏大解读;既有来自艺术史内部的谱系梳理,也有来自城市规划实践者的现实反思。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非艺术领域专家的参与,极大地拓展了讨论的维度。城市规划师何智亚先生的个人摄影档案,为张杰的艺术表达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地景”与现实参照,使绘画与文献形成了有力的互文关系。建筑学者杨宇振、刘向晖与李向北,则从空间生产、建成环境与身体感知的角度,为艺术批评注入了结构性与物质性的分析,使讨论超越了纯粹的图像学范畴。这场研讨会本身,就示范了一种更具整体性的新型文化分析模式。要真正理解一位像张杰这样深度介入城市主题的艺术家,艺术批评必须是跨学科的,它需要学习并运用建筑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语言与方法。

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这些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与补充。青年学者、在读博士谭琬薪,川美首届已毕业博士孙迎霞的加入,带来了关于重庆城市“混杂性”与“重构”等新生代议题的思考,孙迎霞认为张杰的作品正是这种新旧元素、本土与全球文化编码不断碰撞与拼贴的视觉体现。

面对整整一日的密集讨论与深度剖析,艺术家张杰本人在其最后的致辞中,以一位专注而谦逊的“学生”姿态,对所有发言做出了真诚的回应。他将这次研讨会视为自己艺术生涯中一堂前所未有的、收获满怀的“课程”,并对各位学者毫无保留的真知灼见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他坦言,自己六十余载的人生与艺术生涯,始终与学院教育紧密相连,而直到今天,他才感觉“刚刚对艺术有点感悟”,正准备“重新开辟和重新开始”自己的艺术探索。他将自己的创作与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宏大进程联系在一起,认为自己既是这一进程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他之所以将创作焦点转向城市,正是因为城市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至深至远,而艺术家有责任以艺术的方式,去介入、去表达、去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环境。

他重申了自己对油画这一传统媒介的坚守与热爱,并提出了一个核心的艺术问题:如何用自己熟悉的传统材料,去表达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感悟,并在这个时代语境下,让油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正是他举办此次展览和研讨会的初衷——在新的起点上,通过与各领域专家的对话,重新认知绘画在当下的可能性。

最终,这场研讨会以一种开放的、未完成的姿态结束。它不仅为张杰的艺术提供了多层次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构成了一场关于艺术、城市与时代的深刻对话。正如张杰所期待的,这并非一个终点,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起点。

(来源:今日油画OILPAINTING TODAY

画家简介

从乡土到都市的跨越|“再景观——张杰油画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张杰,四川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导、油画家。教育部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重大题材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曾长期担任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个展和参加重要学术性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正式收藏。主要从事油画艺术创作研究、美术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艺术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等。

首页上一页...12131415 15
(责任编辑:尹子怡)
关键词:张杰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