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cmX69cm 2018年
秦天柱的花鸟画极具个人面目,无论是巨幅大幛,还是册页小品,皆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若概言之,便是构图清灵、简约,设色亮丽、明快,笔墨凝练、舒展,意境隽永、开阔,既有着一定的形式感和抽象意味,又有着浓郁的诗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以致无论在任何一个大型的画展上,我们都可以一眼便将它认出来。当然,有无个人面目并不是评判中国画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因为个人面目与艺术美感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正如古人之所谓“因奇而求奇,奇未必即得,而牛鬼蛇神之状必呈”。在这方面,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有许多反面的教训。因此,只有实现个人面目与艺术美感的高度统一,才是我们所要致力最求的目标,而秦天柱的花鸟画也恰恰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出他的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来。
秦天柱《古柏石灯》
68cmX68cm 2019年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粗略地分析一下秦天柱花鸟画的艺术追求和美学特征:
一、秦天柱的笔墨是清新的、灵动的,其化圆为方,方圆结合,大写与小写、没骨“临事制宜,从意适便”的做法,使他成功地冲破了传统的花鸟画程式化的束缚,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此外,再加之其明丽淡雅的设色,别具一格的造型,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在绘画语言上的创新。
我们知道,绘画的语言指的是构成绘画的线条、形体、色彩等形式组织。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因为绘画的语言不像生活中真正的“语言”那样具有确切的语义,将他们称为“语言”,只是意味着画家主要是通过它们来“讲述”(实为表现)一定的内容,传达一定的情感。因此,“语言”的质量对于画家而言,不能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秦天柱的绘画语言无疑是十分出色的。不过,这种“出色”主要的并不是变现在他的笔墨有着书法的形式因数和美学特征上——虽然他在这方面也是令人称道的,而是主要表现在他的用笔画圆为方,方圆结合(秦天柱的书法也有这一特点),改变了人们所司空见惯的柔曲圆润的用笔习惯和思维定势,而大量地采用了方折劲挺得线条和块面。
秦天柱《河畔》
68cmX68cm 2020年
这些方折的线条和块面既有骨力,又有弹性的韵致;即不违中国画书法性用笔的原则,但却又在视觉效果上与传统的中国画有着明显的区别,呈现出一种令人耳目一心的现代风貌。
对于绘画的体格,秦天柱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一次在回答别人问其作品因归于那一路时,秦天柱说:“我觉得是大写与小写相结合,没骨与勾勒相对比。至于这究竟因归功于哪一路,我并没有想过。”秦天柱认为,“就画而言,我觉得在许多方面都要锻炼,大到丈二,小到方寸,放在泼墨,收到工笔,粗细都来”(《半醒斋访谈录》)。对照秦天柱的花鸟画,确如其言,该工的时候工,该写的时候写,水墨淋漓与粗细入微相得益彰,率意而发与惨淡经营并行不悖,即不为先验性的定见所囿,又不为程序化的藩篱所限,更很难用工笔、写意、眉骨或大写意、小写意一类单项度的概念去机械套比,一切都是随机生发、灵活运用,服从于画面整体的艺术效果。这样就使得秦天柱超越了中国画传统体格的局限,赢得了更多的主动和很更大的自由,从而为其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天柱《剑阁先秦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