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李丽娜 马翱丨舞蹈是否需要AI?——生成式AI赋能舞蹈的创新性发展

李丽娜 马翱丨舞蹈是否需要AI?——生成式AI赋能舞蹈的创新性发展
2025-07-25 17:11:0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实验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舞蹈教育平台的普及化

舞蹈教育平台的建立,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提供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式教学。也可以为舞者提供在线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如虚拟舞蹈比赛、舞蹈直播等。这些平台利用AI技术为舞者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互动体验,更能促进舞蹈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如上海戏剧学院智慧树平台课程建设,资源库以上海戏剧学院原创剧目为主要课程,包含49个视频,教学长度共930分钟,其中每个作品的总教学时长不低于80分钟,涵盖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舞种,包括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目前此课程已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上线。北京舞蹈学院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为案例,建立中国民族民间舞智库共享平台。收录了数据资源、教学成果以及更深层次的智能数据处理,利用AR增强现实、互动游戏、创意视频等形式,使学生在手机端即可获取相关舞蹈教学信息,增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普及化教育。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AI技术与舞蹈教育的多元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未有成熟的体系化教育大模型平台,数据隐私、版权归属和安全问题仍有待解决。

生成式AI赋能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新途径

非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生成式AI技术的加入,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智能化工具,高效助力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大模型、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为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时代的变革和机遇,如何运用数字科技对我国悠久且优秀的传统文化建构新的“留存与保护、传承与传播”的路径与方式,是人工智能时代必须完成的使命。通过算法分析,揭示文化现象的深层价值,以及创新传播方式,拓宽文化传承的受众范围,为非遗舞蹈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动作捕捉技术为建立舞蹈数据库奠定基础

非遗舞蹈主要以文字、口述和录像进行抢救保护,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存在着口传身授、传承人老化、标准不统一、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也显现出拍摄角度单一、视频分辨率低、对于细节捕捉不够完善等弊端。动作捕捉技术通过使用传感器来追踪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这些传感器通常附着在表演者身体的关节部位,绑骨点越多越能够精确地捕捉动作的速度、方向和力度。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数据,使虚拟角色的动作几乎与真人无异,从而极大地提高视频转化产出的真实感和沉浸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作捕捉技术已经从最初的光学系统发展到了基于惯性的系统,甚至是无标记的动作捕捉系统,这些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采集的便捷性。将动作捕捉技术应用于非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记录舞者的动作与运动轨迹,将舞蹈动作数据化后,可以进行动画或交互式游戏,方便数据的编辑和创作,大大降低编创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为后期舞蹈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奠定了基础。由网易开发的国风游戏《逆水寒》,邀请编导佟睿睿、青年舞蹈家唐诗逸、孙科等加入,采用光学三维动作捕捉技术,为游戏中的虚拟人物创作出《雨霖铃》《鸿音》《问灵》等舞蹈作品,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艺术碰撞,证实了这项技术的可行性。随着动作捕捉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将为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多助力。

国风游戏《逆水寒》游戏推广舞蹈视频《鸿音》

编导:佟睿睿表演:唐诗逸

利用全息投影推动非遗舞蹈沉浸式体验

全息投影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或其他光源记录和再现三维图像的技术。与3D和VR相比,无需佩戴任何眼镜,具有立体性,真实性,互动性的特点。全息投影技术为非遗舞蹈的保护、记录、展示、教学、创新编排等方面提供了技术便利,营造了更为真实的特定环境或场所,给学生或观众带来更为沉浸式的体验,打破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各个环节的地域与条件限制。2024年河南卫视春晚杨丽萍借助3DMapping投影技术创作的《龙舞》一炮而红,作品将传统高跷、舞龙与现代科技相融合,通过技术塑造出一个天地玄黄、肃穆庄严、充满神秘感和极具原始生命力的舞台场景。祭司们穿梭于火焰与烟雾中,神龙游荡于云烟缭绕间,庄严威武,雄浑浩荡。虽然尚未达到全息投影的技术,但3DMapping投影的技术支持为作品的环境氛围提供了很大帮助,以全新的视角展示春节的社火表演,唤起观众心中炎黄血脉与中华基因。全息投影技术为非遗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它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还能以创新的方式保护和传播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全息投影将在非遗舞蹈的未来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李丽娜,马翱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