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李丽娜 马翱丨舞蹈是否需要AI?——生成式AI赋能舞蹈的创新性发展

李丽娜 马翱丨舞蹈是否需要AI?——生成式AI赋能舞蹈的创新性发展
2025-07-25 17:11:0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的诞生起,技术与艺术便产生了千丝万缕地联系。21世纪ChatGPT、Viggle、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标志着人工智能迈向新时代。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形成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其展现出的创作潜能也不断突破着人类的认知边界,在日新月异的迭代革新中对舞蹈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增强了AI在艺术领域的创造性变革,从单一的模拟人类向艺术创作转向。人工智能主体意识的增强,有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但同时也使艺术创作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产生创造性领域的职业隐忧。在人工智能与舞蹈艺术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可谓喜忧参半,那么该如何看待AI给舞蹈带来的变革呢?

生成式AI赋能舞蹈创作新局面

随着人工智能与舞蹈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在舞蹈的表演形式、多元融合、编创模式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不断丰富舞蹈创作的可能性,在突破与创新中展新篇、开新局。当下,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创作中,舞蹈艺术走在时代的前列,AI赋能使舞蹈创作突破了原有的思维与模式,开启了崭新的创作路径,并呈现出络绎纷呈的现状。诸多舞蹈作品、舞剧、影像舞蹈的创作中均融入了数字化技术,跨越了传统创作中的种种藩篱,不论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AI助力下,不仅高度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表达性、抒情性、叙事性还充分展现了AI为舞蹈创作带来的穿越性、沉浸性和共情性。

人机共舞的表演形式

人机共舞的表演形式在近10年左右得到迅速发展。如2016年央视春晚伴舞《冲向巅峰》,540台Alpha 1S机器人设置了3套不同的动作和12套舞步配合歌曲演唱。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由24块冰屏机器人与轮滑舞者相互配合,变换队形进行高难度舞蹈表演。2019年央视春晚歌舞《青春畅想》采用6台智能服务机器人:Walker机器人,融合现代舞以及popping流行舞,配合音乐节奏与舞台调度,展现出机器人极大的灵活度和自由度。2021年央视春晚舞蹈《牛起来》,运用大型四足机器人 ,节目首次采用了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配合全景自由视角拍摄、交互式摄影控制、特种拍摄、实时虚拟渲染制作,呈现出视频交互体验。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舞蹈作品《千手观音》使用机器人通过对人类动作的学习和分解进而生成相应的舞蹈动作。2024年央视春晚舞蹈作品《锦鲤》,利用弹簧绳与威亚结合的首次创新,使作品超出舞蹈的常规逻辑,丰富了舞台的立体空间,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升级,营造出“皆若空游无所依”的视觉效果。通过一次次人类与机器融合表演的形式可以看出,从最初人机同台的舞蹈方式,向人机配合、人机生成、人机合一的方向发展,合作模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人机共舞作为一种新型的表演形式,突破了传统舞蹈的框架,将人类舞者与机器人或虚拟形象的互动作为艺术表达的一部分。这种形式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视觉效果,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审美体验,挑战了人们对于“舞蹈”这一概念的固有认知,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艺术的定义和价值。

2024年央视春晚舞蹈作品《锦鲤》

表演:北京舞蹈学院创意编舞:汤成龙

人机共融的多元创作

随着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舞蹈艺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我国自主开发的数字交互式舞蹈《西河剑器》,运用动作跟踪,实时交互等科技手段,以深度摄像头捕捉人体轮廓,使用激光雷达技术对人在地面位置的信息采集,以太网舞台灯光控制器实现灯光对舞者的跟踪。当舞者运动时,四周墙壁与地面会随舞者的动作展开不同的光影变化,展现出舞者在高山流水、宇宙空间中舞蹈的奇异幻象。河南卫视打造的传统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以及舞蹈综艺《舞千年》中,运用了AR、VR、三维建模、舞蹈动作捕捉、虚拟角色生成等技术,将传统舞蹈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探索出一条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型发展的新路径。2023年爆火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通过数字舞台设计和编程,打破传统舞台的时空局限,在光影技术的衬托下,展开舞台的“景观叙事”。北京当代芭蕾舞团打造的舞剧《白蛇--人间启示录》,将传统的民间传说带入到未来时空,表现人工智能时代下人类对爱的寻求。由佟睿睿编导的当代舞剧《深AI你》,将AI与人类所产生的伦理问题以及情感等哲学问题,提前展现在观众面前,展开“人类与AI的平等与尊重”相关主题的讨论与思考。人工智能对舞蹈的介入,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主体层面,都体现出数字时代背景下舞蹈创作倾向于形式创新、情境塑造、互动性增强的特点。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创作的得力助手,赋予舞蹈作品更多的可能性,为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数字交互舞蹈《西河剑器》

创意导演:刘春

编导:田湉

表演:唐诗逸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关键词:李丽娜,马翱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