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孙慰祖丨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

孙慰祖丨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
2025-09-09 15:15:2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4.jpg

图15神畅

他的作品形式谱系在当代篆刻家中创造了一个极则。

他的篆刻之所以在形成风格以后仍然并未将几种招式固化为作品的标签,原因既在于深厚的传统底气给了他太大的驰骋自由,也在于他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创作完成感。他的艺术人生是动态的。他的勤奋,他的不甘平庸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放弃探索本身的乐趣和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的憧憬,因而,他还需要不断地与创作的惯性对抗。

韩天衡的鸟虫篆印式集聚了他的唯美理想,在近几十年中成为受众追逐的“品种”,这客观上让他不断“重复”着这一印式的创作。然而恰恰在这一印式中,韩天衡的自我变革最为显著。从早年工稳雅秀到80年代的俊逸姿媚,是一次较大的自我调整。这一调整具有“破壁”的意义,在明代汪关以来的鸟虫书印体系中已经呈现兀然独立的风格,他仍然并未就此固化,在其后的创作中,他进一步追求布局虚实对比的强化和文字体态的变化,在原来以小篆为基本构型的陈规之外,恰如其分地引入了写实的鱼、鸟形态,甚至调动了更多的装饰性元素,后者其实是一种危险的尝试。但娴熟的正体篆书功力和草篆写意元素的支撑,终于使他得以与工艺化划出了一条分明的界限。

这样,在历来以匀满为审美趣尚的传统面前,韩天衡的鸟虫书印创作思路与形式的拓展,不仅打开了篆刻创作的一个禁区,也开阔了当代受众的欣赏视野。

可以看到,韩天衡在不断前行的同时,也在不断回顾,修正自己前行的轨迹。这一时期的创作,较之前一阶段而言,有两个走向是逐渐显现出来的:

1.汉篆入印的一路,无论白文朱文印式都由较大幅度地强调结体欹侧、笔画波磔和线条粗细转向平和、沉静、舒缓,结构移位的现象也大为减少,如果选择几组相同的印式作一比较,此种调整就一目了然(图16、17、18、19)。

5.jpg

图16笔歌墨舞(1977年)

6.jpg

图17神龟虽寿(2005年)

关键词:孙慰祖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