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对话王小松 | 一个希望作品中出现“bug”的纤维艺术实验者

对话王小松 | 一个希望作品中出现“bug”的纤维艺术实验者
2025-10-17 13:47:4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1-2024

宣纸、纸浆、棉线、木板,多尺寸

“西方观众立刻被这种作品感染了。”王小松回忆道,“他们既看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也看到了当代纤维艺术在国际舞台上最前沿的展现。作品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历史,连接了古与今、中与外,赢得了一片好评。”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纤维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材料艺术,更是一种承载文化记忆、促进文明对话的绝佳媒介

04从杭州到未来:科技赋能下的文化新路径

作为浙江大学的教授,王小松对杭州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态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

“杭州总的来说,是一个更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色彩的城市。它对当代艺术是包容的,但在开拓性上,可能还稍显不足。”王小松在现场采访中话锋一转,指出了杭州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杭州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科技实力,尤其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比如DeepSeek这样的企业就诞生在这里。科技,可以牵着艺术往前走。”

“我们可以思考,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再利用杭州引领全球的AI技术,将其进行转化,然后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给观众。”王小松提出了一个富有前瞻性的路径,“让老百姓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看到传统文化在今天的AI时代,是如何被激活、被重新演绎的。我认为,这可能是杭州未来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最佳路径。”

这不仅是王小松对杭州艺术未来的期许,也与他自身的艺术探索遥相呼应。他的作品就像他本人一样,温和的外表下,蕴藏着强大的思想力量和对艺术边界的无限好奇。他不仅仅是在创作一件艺术品,更是在构建一个哲学命题,邀请每一位观众进入他的思考现场:我们是否满足于平面的认知?我们能否在熟悉的日常中,发现一个被折叠的、多维的、充满惊喜的新世界?

(来源:凤凰艺术)

艺术家简介

“王小松:风化为卷”展览9月12日将在上海开展,展期至10月18日

王小松,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97年获柏林艺术大学大师生学位。现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王小松始终坚守以传统“油彩与布面”为主要媒介与形式,在不断实践中突破了传统绘画中固有矩形外框或者其它几何形边界的视觉定义,提出了具有革新性的“多维度绘画”理念。“多维度绘画”旨在探讨弯曲与皱褶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王小松将平面绘画里的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等变量,延伸至多维立体空间,运用大面积单色铺陈、凹凸的画面等,竭力探讨弯曲空间中绘画形式与变量间的关系,同时不断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不同的材料,在画面上折射出中西方双重文化的共性与矛盾。在画布“凹入”与“凸出”的多维度皱褶空间里,绘画以“折叠”的方式被塑造,在凸显材料媒介的“物质性”的同时,使画面整体成为“视觉空间的连续体”和真实可触的空间,并表现出超越材料形式之外的生命与灵魂,以弯曲的形状隐喻当下人性的焦虑与精神困境以及多变性,使作品发人深思。

主要收藏

阿联酋王室|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奥地利舒茨艺术典藏|奥地利,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家美术馆|奥地利,巴威尔艺术基金|德国,德国路德维希科布伦茨当代博物馆|德国,德国吕贝克圣安娜美术馆|德国,希腊拉里萨现代艺术中心|希腊,广东美术馆|广州,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印如精舍|台北,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北京,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及其他机构或私人藏家。

王小松以“多维度绘画”闻名,既在形式上跨越中西艺术的边界,也在观念上实现了真正的融通。作为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其在数字化与传统艺术融合的探索中,为中西艺术交流和文化传承作出重要贡献。

首页上一页...2345 5
(责任编辑:王浩然)
关键词:王小松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