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不断开创人类未知的新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生命到自然,不仅呈现了无限丰富的客观对象,还扩充了人类的审美感知经验。很久以来,人们已经意识到科技所开辟的世界具有审美价值,简洁、抽象、清晰、秩序等被视为科技特有的审美特征,科学之美甚至成为推动科学家进行不懈探索的动力。尽管“科学美学”至今没有成为一门严肃的学科,但当代社会无限丰富的科技审美经验必然对艺术家产生深刻影响。如果说20世纪初的抽象艺术已经暗含了科技审美的基因,21世纪的科技审美则全面而坦然的进入当代艺术表达的领域。这种趋势在本届双年展中有多方面的呈现。
那么,科技审美是一种怎样的视知觉体验?这个问题难以给出确定的解答,最好的解答恐怕是艺术家自己的审美描述。科技审美化,意味着科技物象的视觉形式被人们熟知,变成一种潜藏的感知方式,从而在艺术创造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比如本届展览备受关注的李洪波作品《童话世界》,这些纸艺作品均为高度简洁和中轴对称的环状结构,这正是现代工业无处不在的轴承、涡轮、轮毂、阀门……等环状构件给人们的深刻印象。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邬建安用镂刻牛皮和金属框架建构的《精气》,画面中若隐若现的人体结构如同显微镜下游离的体液细胞组织;黄光辉《无界·域》中的造型元素全部是信息科技永恒运转的黑白数字矩阵;李迪《波动》的灵感来源是物理和生理研究中隐含了生命本质信息的波纹图像;王小慧的系列摄影则更加直率地表现了她对蛋壳、鱼鳞、植被等自然界肌理的迷恋;诸如此类。这些奇形怪状的形式和色彩也许不符合惯常的美的观念,但它们因科技被人所感知、所熟悉,并包含意义,因而有可能转换为艺术家图像创造的依据。
不过,科技审美并不停留于表层的视觉感知,还将涉足科技探索和发展的议题。在这里,我们似乎能够见证当代科技艺术家的超强能力:敏感于科技的困境,预知科技的前景,探索科技的新领域。正如流行一时的文学作品《三体》,它对人类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俨然超越了普通的科学知识。本届双年展不乏这种直面科学议题、探索科技奥秘的优秀之作。马克·拉莫斯(Mark Ramos)《互联生态系统》就是这样的作品,该作品用数字人工系统建构了一种隐喻性的网络生态环境,虚拟生态景观的体验或许能唤起生态意识的真正启蒙。张天怡《第一只手》也充溢着强烈的生态问题解决的意识,她用一种独立的自然生态景观启发思考人与生态的关系,意味深远。李政钟《乐园》创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世界,通过切近的互动和感知,观者能够对单纯而快乐的生命意义产生直观领悟。朱塞佩·洛·夏沃(Giuseppe Lo Schiavo)《技术起源》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探讨了科技本质及其发生的根源。潘子申《种子仓》则把目光指向了人类生命的宇宙未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Black Void团队创作的《大气炼金术》,该作品提取了全球几百个城市的温室气体、气溶胶污染物、温度、湿度等全面气象数据,生成了与时空切片对应的数字云雕塑,随着雕塑的动态图像刺激感官,气候变化的观念必然深刻地镌刻到观者的心灵。凡此种种,都展现出艺术介入人类科技探索的雄心和智慧,从而形成当代艺术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不断扩张的当代科技生活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正是这种经验或明或暗地成为当代艺术家创造的灵感和动力。笔者以为,当代艺术学很有必要使用一种新的合成概念——“科技艺术”来命名这种独特的艺术景观。这种艺术在媒介、形式、题材、意涵等方面都表现出全新的特质:它以当代科技生产生活的实体为媒介,从科技材料、工业机械、宏观和微观的自然图像、技术开发的新光影和新质感、动态数码符号中获取形式和色彩的启发,以科技探索的宇宙新维度、数字虚拟空间、生命体的精神存在为表现题材,以朝向未来、谋取创新、理解世界、解决生存困境为艺术的深层内涵。
4.时空的穿越:传统媒介的敏感与躁动
在这场面向未来不断探索的科技艺术潮流中,以传统媒介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又该做何种反应呢?事实证明,虽然传统艺术难以置身事外,但却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从本性来说,传统媒介和当代媒介具有异质性,前者倾向稳固,追溯经典,形成难以撬动的媒介趣味和风格图式;后者则不懈探索,诉诸未来,以创造新异和问题解决为目标。此种对峙正是朱青生强调的传统美术向当代艺术的嬗变,也是绍娜所说的实体艺术和虚拟媒体的分疆。但是,当代的科技社会为每个人创设了生活情境,传统媒介艺术家不可能熟视无睹。正如本届双年展所呈现的,为数不菲的传统媒介艺术家表现出对科技时代的敏感和躁动,用传统的油彩、水墨以及不乏新意的视觉形式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成为科技融入艺术的另一种例证。
基于科技社会的审美经验,创造富含科技质感和内容的新图像,不仅被新媒体艺术家热衷,也被传统媒介艺术家效法。这种尝试受制于材料特性和艺术视野,有多种形态可资引证。比如,油彩绘画独具面向生活的写实造型能力,因而艺术表现最便利的途径是描绘科技社会的新景观,这种尝试可见于徐水敬(Seo)、远藤彰子(ENDO Akiko)等使用类似超现实风格描绘的想象中的宏观新世界,也可见刘刚、柯罗夫(Rolf A. Kluenter)、约瑟夫·阿彻(Josef Achrer)、多库皮尔(Jiří Dokoupil)等描绘的新异造型或物理微观世界,而将科技景观和传统母题巧妙嫁接——如李昂国画意境中的宇宙星空,也是颇有趣味的做法。对于在现代绘画中浸润日久的画家,更常见的做法是从科技获取形式审美来源,比如栾剑和张敏杰画面中充斥的金属质感,于幸泽器物造型的塑料和玻璃气息,曲丰国模拟数码影像的水平条纹,彭斯肖像画中滤镜或摄像反转底片的色彩,以及杜大恺、毛冬华、邬一名、张正民、秋山泉(AKIYAMA Izumi)等对黑白摄影图像效果的模拟,等等。不难发现,水墨画家在图像化道路上进展顺利,综合材料绘画则表现出科技造型和质感表达的先天优势。
然而,如果认为传统媒介艺术家普遍受制于科技审美而不由自主地发生转变,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科技虽然是当代社会的特质,但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代艺术的反思性天然地使之在介入科技的过程中重新确认自身的属性和范围。正如本届双年展所呈现的,尽管科技气氛十足,但真正触动人心的很可能并不是活力四射的科技艺术,而是那种回归心灵和生活情感经验的朴素之作。备受瞩目的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作品《教室》就是一例。该作品只是使用了单纯的镜面技术和普通装置,但它营建的身临其境的幻像触动了人们对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因而动人心弦,意味隽永。陈坚的《呼吸》也是如此,他笔下数十个形色各异、朦胧可变的口罩让每位观众都驻足深思,作品呈现的是三年来人类对生存和命运的休戚与共的抗争和坚守。这种情况下,科技社会可以理解为隐含的背景。因而,历史因城市的华丽而显得遥远而古旧,疫情的恐惧因医学的进取而得以克服。
5.结论:科技艺术的性质与前景
种种案例表明,在当代艺术发展的最新潮流中,科技与艺术相互渗透、转化、重构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巨大的。通过本届双年展,人们已然能够一睹当代科技艺术的绚烂景观。如同历史上的宗教艺术、宫廷艺术抑或文人艺术,科技艺术同样是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制约下自然生成的艺术形态。由于科技对当代社会重构性的影响,科技艺术也必然表现出与传统艺术大不相同的面貌。研究表明,科技审美日益成为当代艺术的关键特质,表现出鲜明的当代性;科技媒介日益成为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性;科技发展带来的前景和问题也日益成为当代艺术介入和表现的主题,表现出显著的前瞻性。因而,以高度的敏感对当代科技社会做出反应,是每一位艺术家需要建构的审美能力。(文/孟宪平 山东艺术学院史论系主任 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