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一个特点是对艺术媒介不设限,因而表现出多元艺术形态同台竞秀的盛况。策展人有意将传统与当代、经典与大众、本土与国际……不同艺术交错并行,既造成困惑和新异,又引发碰撞与思考。正是在这种多元共生的展陈格局中,那些以科技手段为支持而实现的奇异的、动态的、宏大的、神秘的新媒介艺术景象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本届双年展大体量影像和装置作品增加了约三分之一,此类作品大多使用了不同性质的科技手段作为支持。六大版块中的“现实与虚拟”和“科技与艺术”对科技支持的新艺术形态进行了专题探讨和策划,而实际上,凸显科技元素和科技媒介的作品在六大版块中普遍存在。新技术使得艺术作品形态更新奇,更加注重观展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这是此类作品获得观众青睐的重要原因。
科技元素的凸显是本届双年展策展理念的自觉表达,多位策展人从不同视角阐述了科技对当代艺术建构的意义。比如,鲁晓波把数字媒体这种“虚拟技术”理解为洞察世界、征服时空、重组感官的力量;李磊认为“最前沿的多媒体沉浸式艺术”正是这个时代特有的魅力;朱青生把新媒体艺术看作“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节点”,有助于探索世界未来和人类发展;贝娅特·爱芬夏特(Beate Reifenscheid)提出“科技发挥影响力并带动变革”,正是艺术进化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于洋则注意到“新媒介艺术”对艺术本体和意象表达的价值以及对中国“自身当代文化脉络”建构的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绍娜·基钦(Shona Kitchen)的看法。她以1995年尼古拉斯·尼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数字化生存》关于“比特”和“原子”的论述为引,讨论了传统“实体艺术”和当代“虚拟数字媒体”之间并峙、互补、共生的关系。
总体而论,学者对于科技向当代艺术全面渗透的趋势给予积极和肯定评价,视之为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对艺术媒介不断拓展的必然产物。但也不要忘记,科技并不是艺术,媒介不过是人的延伸,而人才是艺术的原点。历史上艺术媒介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引发人们对艺术本质和边界的重新思考。正如本次双年展,我们不仅能体验到视听的惊艳,似乎还能在“传统媒介艺术”和“科技媒介新艺术”的紧张关系中重新审视艺术的定义和逻辑关系。人们似乎看到,科技媒介毫无顾忌地打破学科疆界,不断扩张艺术领地,而传统媒介则在对艺术本体的坚守中被时代裹挟,尝试艺术表达的新可能。因此,通过对本届双年展从媒介探索、到造型观念以至表现主题的多方面审视,有可能对当代艺术中科技元素的性质和意义做出更准确的评估。
2.新技术和新媒介:奇幻造型和时空新体验
基于媒介的空间造型是视觉艺术的起点。艺术家使用特定的媒材,在特定的空间中创造特定的艺术形象——这种思维路径依然保持,只不过由于新技术和新媒材的介入,造型的可能性及其对空间的重构能力都极大扩张了。田晓磊《神话》就是很好的例子,作者具有极强的科技造型意识,利用数字技术重构传统和现代视觉元素,创造赛博朋克风格的“后人类神像标本”系统,呈现了一种趋于成熟的科技造型观念和方式。由清华大学团队创作的《宇宙八音盒》则把收集到的外太空波形数据转换为声音和色彩,在奇特的造型装置中呈现出来,实现了科技数据向艺术审美的可信转换。3D打印不仅广泛使用,其造型表现力也不断拓展。缪晓春的《陀螺舞》把舞蹈动态进行数字转换,将物理矢量的残影重新建构为富有动感的静态雕塑造型。朱剑辰《转译天显》则用算法造型和新材料媒介,基于人类基因和生物蛋白原则创造新生命体,呈现生命世界的神奇景观。可以看到,科技语言为艺术家的视觉造型提供了无限可能,成为探索人类感知和世界结构的有力工具。
在视觉艺术中,空间是造型的基础和背景,也是艺术探索的独立目标。本届双年展不少作品都表现出对虚拟空间的探索热情。比如,备受关注的V^艺术小组就痴迷于对宏大、动荡而神秘的虚拟空间的营建。和首届展出的《意识消融》一样,本届展出的作品《19赫兹》继续创设生命在深蓝空间中融汇、漂游、幻化的奇妙体验。像这样的大空间作品在本届双年展中并不少见,有的充满现实张力,如王刚《大地凝视》将观者拉入对地球大地的俯瞰之思;有的则蕴含时空变幻的唯美,如刘佳玉《再黎明,再黄昏》将不同国家的天地时空景观交错呈现;利亚姆·扬(Liam Young)的数字电影《使者》将观者直接拉到了无限太空,跟随卫星探测器一睹宇宙旅程的浩瀚。相比之下,陈抱阳的《未被证伪》则试图将新造型和新空间进行综合,并试图打破和连接真实和虚拟的界限。该作品上方是用3D打印制作的雕塑集合,下方立方体播放实时动态影像,观众使用平板电脑或手机可以看到将眼前的雕塑、影像、以及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奇幻场景,给人一种在现实和虚幻中穿越的奇妙体验。
“沉浸式体验”成为本届双年展的关键词,它引发人们对艺术“真实”概念的反思。“沉浸”表现出新媒体对感知的强大控制力和诱导力,其目的是创造让人信以为真的虚拟世界。它引发的思考是:物理之真和感知之真,是否依然为现实和艺术的可靠界限?绍娜·基钦的评述一语中的:画廊和博物馆收藏看重实体作品,但数字虚拟作品的沉浸体验切入艺术的使命;因而,实体艺术家和收藏家无须拒斥新技术,而是要积极实现作品的数字形式且与之互动,并在互动中思考和创新。不难看出,本届双年展目标之一就是为各种实验性的新媒体、新技术提供展示平台。比如威赛尼公司《金声玉振》用三维虚拟仿真系统重现历史场景;史莱姆引擎(Slime Engine)《海洋》创造了在虚拟海洋空间中遭遇艺术的体验;杜伟伟《飞跃黄河》让观众获得了模拟飞行员俯瞰大地的逼真经历。不过,沉浸体验只是感官参与,要想进一步达到情感和悟性的艺术之思,作品就必须赋予动人而深刻的精神内容。
精神内容由何而来?众多案例表明,介入传统历史和文化,恐怕是科技媒介获得精神内涵的有效途径。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金江波的系列作品。他的《元·五岳》用五彩绚烂的动态图像对“峻极于天”、“沧海桑田”的文化意象做了全新阐释,他的《元·蓬莱》则将数字虚拟空间融入现实场景,对传统“蓬莱仙境”亦真亦幻的文化意象做了生动表达,其创设的主题正是3D虚拟元宇宙世界与传统文化意象的有机融合。韩国艺术家李二男(Lee lee Nam)《早春图·四季》使用动态影像拍摄技术把宋画意境转换成为深邃缥缈的当代景观。与此类似,孙美华等艺术家《鹊华十二时》阐释了古画名作《鹊华秋色图》,以流动的动画场景组合诗词、绘画和音乐,把古人十二时辰生活意象表达得淋漓尽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集体记忆,把这种记忆以切真动情的方式呈现出来,科技媒介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和潜力。
3.科技新图像:当代审美经验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