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高质量开放。尤其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道“必答题”,开放合作必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旋律。
如何更高质量开放?国务院重磅发文。
日前,《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印发,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等6个方面提出24项具体措施,要求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
国务院本次重磅发文,既是为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划重点”,也是表明中国的开放态度、为外资进入中国增强信心。
当前,全球化进程在曲折中前进,整个国际贸易体系正在逆全球化冲击中持续承压,中国坚定的开放决心、诚恳的开放态度,为维护经济全球化注入了宝贵的“确定性”力量。而在新发展格局的不断构建中,中国释放出来的开放诚意,不仅是企业的机会,也是每一个城市的机会。
资本是逐利的,这是经济规律决定的,在人为原因不断为全球化制造阻碍的同时,全球资本也在高企的“不确定性”中,持续寻找价值高地;同时,中国的城市也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里,急切地寻找承载资本的优质项目,尤其是实体经济领域——一个巨大合作空间已经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以开放见长、制造见长的青岛,今年以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就紧紧围绕着优化投资环境和强化招商引资,外商外资正是主战场之一。开年之初的1月7日,就召开了全市外资外贸工作专题会议,随之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行动,也契合着国务院部署的重点方向。
行动上“走在前”,战果自然也“摘”得早——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境内外招商,走访会见各类企业141家,推动和见证签约项目71个,总投资1171亿元。上半年,青岛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占全省24.4%。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7.8亿美元、增长140.7%,占比27.7%。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5个。
1、国务院部署的重点工作,青岛有实践、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