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岛把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等作为重点工作抓手,营商环境被单列,可见青岛对其的重视程度。
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统一部署下,涉及到外商外资的针对性举措也在今年出台。根据青岛市商务局印发的《青岛市商务领域“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制定《青岛市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工作措施》等涉外政策,并联合海关、税务、外汇等单位进行政策解读、巡回宣讲、培训辅导,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精准帮助涉外企业进一步适应青岛土壤。
3、吸引外商投资,也要积极“走出去”
如果把优化投资环境比作内功,那么积极“走出去”推介招商就是外功,内外结合,才能实现外商投资的更大力度、更高质量落地。
对于如何“走出去”、走到“哪里去”,青岛有系统计划。
根据《2023年青岛市走出去拓市场促招商抢订单工作方案》,青岛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进行梳理,建立了100家拟拜访境外企业招商引资目标库、84家拟拜访境外机构招商引资目标库——目标非常明确,要让引进的项目与城市的产业结构“同频共振”,补全产业链条,最大化发挥外商外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青岛又出台了《2023年青岛市全球招商行动计划》,安排了20个市级重点出国(境)招商行动,覆盖了亚、欧、北美三大洲的16个国家或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典、丹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加拿大,以及香港和澳门。
从“走出去”的成果来看,青岛正在把更多全球优质发展资源,聚合到新发展格局之中。例如6月19日至27日,青岛市代表团赴德国、法国、英国开展经贸投资促进与合作交流活动,考察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路易达孚食品科技产业中心、欧科林格亚洲高性能材料总部等项目签约。
事实上,积极“走出去”的并不仅是青岛,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几乎都在对外招商引资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与青岛处于同一城市区间、近年来发展势头值得青岛学习的宁波,就提出今年要加大对欧盟、RCEP国家等境外重点区域“双招双引”力度,组织10个以上境外招商团组赴欧洲、日韩及中国港澳地区,拜访100家以上跨国公司、专业机构。宁波还计划在德国汉堡、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建立4个海外联络站。
在国务院发文部署重点工作之后,各大城市跟进的步伐必然也将加快,青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要练好内功和外功,既为城市发展积蓄全球动能,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青岛力量。(来源:回澜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