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德州市召开“民生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市房产管理中心主任哈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科科长陈新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科科长苏伟出席发布会,介绍全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生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牢记初心使命、践行群众路线、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让人民住上“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不断加强住房保障
近80万群众“出棚上楼”
德州市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作,将其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开工棚改安置住房22万套,总投资约1075亿元,近80万群众“出棚上楼”,改善了居住条件,圆了多年安居梦想。今年,全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1181套,开工率82.85%;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建成14760套,完成率196.8%;完成投资54.56亿元。近期,省住建厅印发通报,对全市棚改开工、完成投资等工作进行表扬。
在改造模式上,坚持城市更新“留改拆”并举,建立“腾空一段、建设一块、安置一片”的滚动改造模式。比如,德城区堤岭棚改项目结合岔河两岸片区城市更新、陵城区芦坊棚改项目结合西南片区城市更新,采取“先建后拆”模式,利用现有储备土地,在配套成熟的地块集中建设安置住房,改变了“先拆后建人等房”传统棚户区改造模式,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棚改的积极性,有效加快了棚改安置进度。在项目推进上,市住建局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将棚改工作纳入重点督查事项,对存在问题隐患的项目早预警、早处理,以严肃的工作作风、严格的工作标准、严实的倒逼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按照“周调度、月督查、季排名、年考核”方式大力推进,全市棚改工作呈现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在确保群众满意上,市住建局推广“先验房后交房”。夏津县在棚改项目验收阶段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每户必验,组织安置群众代表同建设单位一同进行房屋验收,赢得群众的认可。市住建局将这一做法在全市转发推广。
改造老旧小区上千个
改造进度位居全省首位
全市自2016年在中心城区率先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到2022年底,全市共改造老旧小区1096个,改造户数13.35万户。今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36个,目前已全部进场开工,75个小区已完工,完工率55.1%;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投资完成比例81.5%,改造进度位居全省首位。
一是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指导。印发了《德州市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成立以20个市直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明确分工,协调联动。
二是统筹协调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工作调度机制,紧扣年度改造计划,每周调度进展情况,每月对全市工作进行通报,不定期赴现场督导检查,持续跟踪问效,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