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教育观察 > 教育资讯 > 正文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长孙承武:办一所与时代同行的大学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长孙承武:办一所与时代同行的大学
2022-12-23 17:18:2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孙承武曾提出“关注最后一位学生”的就业策略。

每年春节过后,学校会统计当前就业困难的学生名单,按照领导班子5人、中层领导3人、辅导员1人的指标摊派。领导老师们需要跟负责的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就业意向,再手把手帮他们推荐企业。“指标可以完不成,但一定不能耽误学生的时间,老师有困难找中层,中层领导有难处找校长,总之要千方百计帮想工作的同学找到适合的工作。”孙承武说。

2006年夏天,学校“最后一位毕业生”小张不见了,她既没找到工作,也没参加毕业实习。老师层层上报,孙承武直接请校办主任驱车前往小张的济宁老家,终于找到了小张。原来这位外语专业的小姑娘,因为有轻度残疾,几次面试没通过,正在家愁得唉声叹气。

把小张请回学校后,孙承武带着小张拜访了好几家有需求的企业。“我们小张只是腿脚不太灵便,专业水平没问题,做翻译又不用东奔西跑,您就留下来试用一段时间吧。”孙承武说得很诚恳,姿态低得像是小张的家长。小张顺利入职后,她的父母专程从农村老家来给学校送锦旗,拉着孙承武激动地说:“院长比我们做父母的都尽心,孩子能上这样的学校是她的福分!”

随着口碑、社会影响力逐渐提升,外大又把就业工作重心转移到就业质量上来。

威海校区就业招生办副主任刘文明说:“目前学校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不少,我们要求一线城市本科岗位底薪不低于4500,专科不低于3500,同时必须为学生缴纳社保,只有这样的单位才能进校园招聘。”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底薪满足不了,绩效、提成工资再高也不行。没进入社会的学生普遍比较单纯,容易被所谓的高薪'忽悠'。”

创新创业也是外大未来重要的培养方向。学校为学生开设创业相关通识课,组织学生们参加各地的创业挑战杯、行业创新挑战赛,将创新创业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创新创业学院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也保持着充分的审慎和务实。院长刘春国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其实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创业,而且也不一定要在本科期间实现创业梦想。我们更多将创业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让学生知道融资、成立公司、路演、商务合作是怎么回事。等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具备创业条件时,这些能力将帮助他们行稳致远。”

现有的创新创业项目,则更多依托专业和企业开展。京东在外大建立了一个电商实践平台,学生们可以跟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精英一起,共同推进实际的项目。外大还跟许多企业建立了创业孵化中心,提供基本的软硬件支持,老师、学生和合作单位可以在此融通,一点点地培育创业的种子。对于有创业计划的学生,外大还有完善的创业资源库,为他们提供法律顾问、融资指导和心理辅导。那些初具规模的创业项目,还能享受到外大的硬件支持。

作为成功的创业者,孙承武还是外大创新创业工作组的负责人,直接分管创业工作。他说:“创业也是一种学习,它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一个行业,也提前认知社会。对于学生创业项目,我们不能单纯以商业效益判定成败,更多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这也是学校二十多年来不变的初心一让每一名学生成才。”

办一所“共享学校”

2016年,一位老太太来拜访孙承武,痛斥自己的孙子小王老师“不孝”。“他都好几周没回来看爷爷奶奶了,您是他领导,得管管啊!”老人越说情绪越激动。

孙承武一贯重感情、讲义气,他安抚好老人,很快找小王老师了解情况。原来他父母早亡,由奶奶抚养长大并供其大学毕业,原本祖孙关系密切,但由于刚刚结婚成家,手头拮据,很无奈也没能力回农村老家孝敬老人。看着满脸愧疚的小王,孙承武叹了口气,没责备他,请工会和人事部门发起了一个小调查。发现上千名教职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父母、祖辈还在乡下生活,他们没法时常回去看望。

孙承武决定,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增设一笔“敬老补贴”,每位教职工每月可以领到200元,人人一样,唯一的要求是“常回家看看”。对于十几位接受采访的老师而言,这200块钱是他们每月最小的一笔补贴,但全校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这笔钱。“我曾经问过,连保安、保洁师傅都有这个钱,说明学校惦记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在这儿工作特别有安全感。”护理学院青年教师李超说。每个人每月200元敬老补贴,看似不多,但对上千名教职工的学校来说,六年来,学校累计发放的敬老补贴已逾千万。

随着外大发展越来越好,老师们享受的福利也越发多样。学校“兼济湖”里养的鱼,每年教师节定时打捞上来,成了一年一度的“全鱼宴”,教职工每人一条,学生每人免费一顿。所有节假日补贴、福利,不分职务不分资历,人人平等。“学校离了谁都不行,不能没有专家、教授,也不能没有保安、保洁。”孙承武说。假期闲暇的时候,他会走进司机班,和司机、保安一起打打牌,聊聊家长里短,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常务校长刘先义看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是一所“共享型大学”:“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美誉度越来越高。同时,大家也能共享学校的发展成果。孙校长办学二十多年,学校发展的全部成果,都用在了聘请专家、改善硬件、提升教职工待遇上面。这种开放、共享、纯粹的教育情怀,也是学校成功的原因之一。”

外大威海校区刚步入正轨,就为老师们建成了精装修的公寓楼,2021年又建成两栋新楼,不断改善教师居住条件。外大依托外语专业优势,长期为乳山市中学提供日语教学,让有意愿的学生可以参加日语高考。在当地基础教育界打开局面后,学校又以此为契机,解决了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问题。

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朱延鹏还记得,自己某年膝盖十字韧带撕裂,一度无法行动,极为痛苦。孙承武专门在济南请了一位推拿专家,在乳山待了足足一周时间,专程为他治疗,而且由学校承担了全部费用。“没啥说的,咱更得为学校努力工作了!”这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快人快语。如今,他已经在学校奋斗了17个年头。

抱定这个念头的老师不在少数。2022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学校临时封闭管理。朱延鹏负责给近8000名学生配餐、发放物资,他没干过后勤,就向各学院征集志愿者。没想到各学院老师们很快响应,迅速组织起一支队伍来。朱延鹏说,“最触动我的是,10天的高强度工作中,大伙儿没红过脸、没吵过架。我觉得这不只是奉献精神,更是我们对学校认同感的体现。”

“共享”的除了成果,还有问题与挑战。校园里随处可见各部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宿舍楼大厅里写的是宿管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后勤领导的电话;学院楼里写着任课老师和学院领导电话;开学仪式上,外大校长孙承武、党委书记徐东升、常务校长刘先义也会让学生们记下自己的手机号;许多家长则存着就业招生办主任的电话。学生和教职员工遇到困难,可以第一时间联系负责人,如果问题不解决,还能越级上报,直接找到分管领导,或是校长书记。

这种网状管理结构可以极大提升行政效率,也最大程度避免了各种矛盾的升级。徐东升书记有个形象的比喻:“这是用星链取代了GPS。”

某天,结束了繁忙的科研工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刘法胜教授,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孙校长请我来外大一年多,居然没对我提过任何要求。但是我提的要求,学校基本上都满足了。”

他去找孙承武聊天,说起此事,孙校长的语气温和而诚恳:“在人工智能、控制工程领域,你是专家,是博导,而我什么都不懂,有什么资格指挥您呢?您首先要对学院负责,对指导的老师学生负责,最后才是对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校长负责。”

刘法胜也是个爽快人,听完乐了:“您放心,我肯定能把学校的人工智能做起来。”

让刘法胜专注教学、科研的,是孙承武和外大全方位的尊重和信任。“这所大学好像不怎么开会似的,”他说,“有时我收到的会议通知,后面都会加上该会议可以安排其他领导参加'。那我就安心忙自己的事儿了。”

他在宽松的环境里大展拳脚,申报了“人机交互工程技术应用中心”,将人机交互、人工智能与学校优势外语、物流专业结合,沿着智能翻译、自动导航的方向深入研究,同时兼顾职业大学的应用属性。“我们不跟普通高校比深度学习、自动学习领域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人机交互的使用者、训练者角度出发,在这个行业取得一定的突破。”刘法胜雄心勃勃。

孙承武非常认同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他常把“我不太懂,您说了算”挂在嘴边,实质上是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学校多年来的战略决策,背后也有这些专家学者的研判。“我有很多不太懂的地方,就多去找大家商量呗。”孙承武的语气很诚恳。

副校长张介公教授,就是被孙承武的诚意打动的。

张介公教授是业内知名的英语教学专家,有着惊人的语言天赋。他曾经在央视的舞台上,接受主持人挑战,把有八万个单词的牛津词典倒背如流。对于语言学习和人脑的记忆规律,他都有着独到的研究。

2008年孙承武专程进京,邀请这位语言学天才加盟学校。与孙承武恳谈一番之后,他不仅当场决定从联合国某个组织离职,加盟这所办学不满十年的专科学校,还婉拒了孙承武开出的高薪,主动砍掉了自己一大半的待遇。原因很简单:“这是个做事业的地方,孙校长是个做事业的人。”

在当时的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张介公开创了“山译外语模式”,不仅使学校的外语教学水平突飞猛进,还惠及全国数十个省市的学校。

在真诚、包容、专业的工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盟学校,许多行业专家有感于良好的学术环境,还会邀请其他学者加入。

目前外大拥有4名教育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130多位博士活跃在教学、科研部门。常务校长刘先义是山东高教界知名专家型领导,与孙承武相交多年,退休后被孙承武“三顾茅庐”请来工作。最终打动刘先义的,是孙承武和外大的纯粹气质:“他忙碌了半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办一所好大学。那我说什么也要帮他一把!”

“时代浪潮的一滴水”

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不断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成员国、澜湄流域、非洲国家的合作,聚焦高铁、通信、智能制造、航空航海、农业技术等领域,构建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框架,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

2022年9月,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第一届“外事实务”本科生踏入了校门。此时距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倡导职业教育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还不足半个月。

学校发展又一次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外大也是全国唯一开设外事实务专业的职业本科高校,学校专家直接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这个专业旨在培养精通外语,熟悉国际关系,了解国际法,同时懂得外事礼仪、企业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这一专业的决策,来自学校领导班子的共同研判——未来数年内,新冠肺炎疫情将得到控制,世界经济将恢复活力与韧性。那时,中国驻外企业将需要一大批懂外语,又懂企业运行的人才。该专业的毕业生将填补这一人才缺口。

这样与时俱进的专业设置,是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发展的缩影;而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3年的办学历程,则是中国全面开放,对外贸易繁荣,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缩影。孙承武总是谦逊地把自己比作“时代浪潮的一滴水”,但透过这滴水,我们也能窥见大海的汪洋澎湃。

作为中国第一批职业本科试点院校,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的每一步都要自己探索。在孙承武团队的规划中,外大在5到10年内,要建设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办学特色初显的多学科、应用型大学。按照这个发展态势,在2049年,外大将有望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本世纪末,外大将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大家都对孙承武满怀信心。

孙承武对这个时代满怀信心。(来源:《当代教育家》杂志)

(责任编辑:于雅男)
关键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