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青岛胶州湾畔迎来大量候鸟栖息觅食。得益于“青春鹭岛”等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开展,这片区域已成为60余种鸟类的温馨家园,白沙河入海口再次呈现出“万鸟翔集”的壮丽生态景观。今天,当地小学生与志愿者携手开展候鸟观测活动,并共同放飞了被救助的野生候鸟,以实际行动诠释绿色生态理念。


随着天气渐寒,候鸟也加快了迁徙的速度。在青岛市城阳区白沙河入海口处,一群水栖鸟类正在栖息和觅食。胶州湾一带滩涂丰富的饵料,为迁徙中的这些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11月10日,一群来自城阳区湿地学校的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了这片湿地课堂,他们通过望远镜观察候鸟的身影,聆听专业讲解,一起放飞被救助的野生鸟类。“通过这样的活动,在青少年的心中播撒一颗绿色的种子,让他们更好地 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的理念。 ”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徐立强介绍。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候鸟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力佐证。除了胶州湾优越的自然环境,候鸟们选择在这里暂时栖息还和人们对它的爱护不无关系,需要各方面综合施策、系统化地治理和保护。很难想象,白沙河湿地的这十多个“青春鹭岛”,在十多年前只是十几个荒芜的小岛。徐立强告诉记者,7年的时间,先后有3,000多名志愿者共同参与了青春鹭岛的生态修复。现在光在这11个岛上,累计记录到了67种鸟类。在迁徙季,成千上万的候鸟把它作为在此栖息觅食的中转站,形成了人鸟和谐的场景。



跨越山川湖海而来的候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自然之美,更提醒我们要珍惜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让我们携手保护这份美好,让候鸟的迁徙之路永远充满生机和希望,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记者/孙杨 辛鹏 来源:闪电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