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烟台莱州污水治理项目“未招先建”引爆连环讨薪,中标企业山东问清公司被控虚假招标、违规转包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10-25 15:27:10

“活儿干完了,官司打赢了,我却倒贴钱!”烟台莱州建历建筑劳务工程有限公司刘丙庆攥着盖有红章的判决书,向记者道出满心绝望,和他一样陷入讨薪困境的,还有李富起、周步庆、薛磊等多支施工队——他们参与的这项总投资2.05亿元的民生工程,如今成了“欠薪漩涡”,数百万元工程款拖欠至今,信访、诉讼、强制执行一路走下来,血汗钱仍无着落。

两亿元民生工程,成“欠薪漩涡”

莱州市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是为落实国家“十四五”农村环境整治要求,通过铺设村内污水收集管网,接入城镇污水厂或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模式,实现149个村庄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处理,解决污水直排、黑臭水体等问题。莱州市将此项目列为2022年民生重点工程,施工总承包和运维服务总投资2.05亿元,业主为莱州市曜华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莱州市政府城投公司),山东问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问清公司”)是项目施工总承包。

而今项目交付使用近3年,据多名施工队负责人透露,业主方早已向问清公司拨付1.4亿元项目施工款,但这笔资金并未足额流向实际施工的下游队伍,反而引发了数百起讨薪信访事件。

层层转包与资金“缩水”:施工队垫资还遭“压价”

据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布的曜华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与问清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明确约定“本项目不允许分包”,还要求投入设备595台、管理人员24名。且按合同资料粗略计算,问清公司中标的工程单价约为6400元/户。

施工队李富起表示,问清公司将工程以3500元/户的价格分包给23家公司,后者再以2500–3000元/户分包给施工队。更为关键的是,合同要求的595台设备,问清公司实际投入为零,所有施工设备均由各施工队自有或租用,施工队需自行垫资启动项目。

施工队扬州鸿淼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周步庆向记者讲述:“我是2022年8月27日与问清公司的分包贵州中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莱州分公司(下称‘中安建莱州分公司’)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9月1日进入工地施工,2023年春节前完工。约定工程款按2600元/户计算,实际施工了623户,应结160余万元,仅付45.71万元,已交付两年无验收报告,多次信访无果。据我所知,业主方已向问清公司拨款1.4亿,可是和我一样还在通过信访渠道讨要工程款的施工队伍还有很多家。”

施工队扬州冬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薛磊表示:“我们2023年6月进入工地施工,起初一直没签合同,直到2023年9月9日与中安建莱州分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结算价格为2600元/户,于2023年11月份完工并交付使用,施工接近200户,但至今未拿到1分钱工程款。”

2包方“重签合同”+“承诺陷阱”:3包方胜诉仍倒贴

据施工队莱州建历建筑劳务工程有限公司刘丙庆介绍,问清公司将一部分工程项目分包给中安建莱州分公司,中安建莱州分公司原实际控制人是李学君,他与李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承揽了后桥村的施工项目,约定工程单价3000元/户,最终以实际施工户数结算。9月份不知陈志强、姜仁涛、郑皓、宋进强等人通过什么方式接管了李学君的公司和项目经营权,12月1日工程交付使用,第2天新负责人陈志强要求重签协议,以“不重签就不给钱”相威胁,要求将单价降至2600元/户,还口头承诺“签字即付款”。为尽快拿钱,刘丙庆让利16万元重新签约,却仍未收到全款。

2024年5月,在信访部门协调下,陈志强支付5万元,并让刘签署一份不再以讨薪名义信访的《承诺书》。“我稀里糊涂就签了,里面藏着‘已付44万元、占总价款50%’的表述。”法院据此认定项目总价仅88万元,比实际合同价再砍16万。“402户,每户实际单价才2189元,连成本都不够,我还得倒贴钱!”目前,刘丙庆已经上诉。

未招先建:施工队早于中标通知书1个月进场

按公共资源交易网公示信息,项目2022年7月29日发布招标公告,8月19日开标,8月23日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联合体为山东问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问清公司”)与昊晟集团有限公司,9月1日中标方与发包方签订正式合同。

但记者调查发现,招标公告发布前,问清公司已提前召集施工队进场。

据李富起和刘丙庆证实,问清公司6月初就已启动分包对接,二人分别于7月23日、7月27日与分包方签订合同,李富起更是7月26日组织工人进场,7月28日正式施工,刘丙庆也是7月底进场施工——这比8月23日的中标通知书还要早1个月。

协助中安建转移被冻结债权,中安建涉嫌拒执罪被查

2023年,李富起起诉中安建莱州分公司获胜,2024年1月申请强制执行。莱州人民法院于2024年1月22日、2月29日分别向问清公司送达《执行裁定书》及《协助执行通知书》,冻结中安建莱州分公司的到期债权。然而2024年5月至2025年1月,问清公司仍多次向第三方公司及中安建公司陈志强等人的家人、亲属个人账户支付190万元。法院认定中安建莱州分公司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已将线索移送莱州市公安局,案件目前已交莱州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李富起表示,将继续反映问清公司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和裁定的问题。

“微型企业”“欠税公司”拿下重点民生工程惹质疑

更让施工队质疑的是,问清公司的资质与2亿元重点民生工程的体量并不匹配:

公共资源交易网显示,问清公司2021年11月3日中标莱州永安街道一小额污水项目时,自证“微型企业”;工商资料显示,2020年5月,问清公司以一台“中空吹塑机”抵押借款163万元,还款期限至2022年4月23日;2022年第四季度,该公司还存在3238.01元的欠税记录。

“既无资金实力,也无良好业绩,却能在2亿元重点民生工程里提前内定、未招先建,原因是什么?”多名讨薪者发出同一疑问。

主管部门失声,“未招先建”谁默许?

就“问清公司在中标通知书下发前一个月即组织施工队进场,作为项目主管单位是如何协调的?”一事,记者致电莱州市生态环境分局分管副局长贾洪松。

贾局长表示:“时间过去3年了,具体细节已记不清,目前正在外面开会,会后回复。”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任何回复。

亿元级资金已拨付,讨薪信访数百起,巨额资金流向了谁的口袋?“未招先建”是谁开的绿灯?背后有无利益输送?“不允许分包”的合同条款,为何难挡层层转包、节节压价?法院冻结债权在前,190万元为何仍能“金蝉脱壳”?媒体将持续追踪报道。

(来源:鲁网)

  责任编辑:薛筱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