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时代楷模”杜立芝,38年奔走在田间地头,给农民推广新技术新理念,解决种地中的难题困惑,帮助10万多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一天接30多个电话,不是在农田里,就是在去农田的路上,在高唐县,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因为当了多年的蔬菜站站长、农技站站长,当地农民称她为“问不倒的杜站长”。聊城市高唐县梁村镇白庄村村民白建中说:“一提起杜立芝来,哪个都得竖起大拇指,夸这个人真是贴近老百姓啊。”高唐县姜店镇换后村村民杨爱双说:“一打电话她就来,就算不来,电话里也能解决问题。”
别看现在“问不倒”,杜立芝农业学校毕业刚刚分配到乡里农技站时,却常常被难住。1992年,一个农户拿着一根发黄的瓜秧找到她询问原因,由于书本上没学过,杜立芝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高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农业技术咨询热线办公室主任杜立芝说:“当时看到他那种表情,我的内心就受到触动,很难受。从那一刻开始,我就下决心学农业技术,让他们不再失望,不再难受。”抱着这样的决心,杜立芝开始“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刻苦钻研粮食蔬菜特色种植各个方面的知识。38年来,她跑遍了当地600多个村,农技日记写了70多本,达到了400多万字,五花八门的农作物病症在她这里都能找到解决办法。杜立芝说:“管用的技术就记录下来,我们把老百姓好的经验、我们自己总结的经验还有失败的教训,都记录下来,综合起来向其他老百姓推广去。”
随着积累越来越多,杜立芝逐渐成了技术通,全县50多万亩耕地、5000多个大棚、8万亩蔬菜都了如指掌,有事找杜立芝成了农民的口头禅,为了让有难题的农户能第一时间找到她,杜立芝开设了技术咨询热线,手机也是24小时开机,一年接过6000多个电话。高唐县清平镇桑园村村民高万良还记得201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大风把他的50多个西瓜弓棚都掀翻了,看着3万多颗秧苗危在旦夕,凌晨三点他给杜立芝打通了电话,杜立芝给他开出了物理增温与化学增温的方法。高万良说:“我当时一看那个样,说实话都想放弃了,杜站长一句话,没三天苗就缓过劲来了,损失挽回最低10万元。”杜立芝说:“很多时候吃饭也打,休息也打,不能嫌烦。你要想你在这休息,老百姓在那着急。你要替老百姓所急,替老百姓着想,把他的事当成我的事,这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农技人员应该做的 。”
去年小麦越冬,气温偏冷冻害严重,高唐县梁村镇前赵楼村种粮大户赵传岭给杜立芝打去了电话,但因为连续做了两个外科手术,她谎称自己“去旅游”了。稍微能下床后,她就赶到现场带领大家抓紧促弱苗转壮。赵传岭说:“她明明病了做手术了,却说是旅游去了,让俺老百姓心疼。杜站长是俺这边庄稼人的贴心人,像杜站长这种党员这种干部,我们双手欢迎。她是党的干部,她忠于使命,这就是俺老百姓真实的心里话。”38年来,杜立芝始终如一,推广管理技术50多项,累计培养600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10多万农民因为她的技术实现科学种田、节本增效。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她连续三届当选党代表,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来源:山东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