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从这四个方面发力……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06-27 09:06:41

2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崔洪光介绍了山东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相关情况。

据悉,山东着力培育外贸新动能,推动进出口质升量稳。前5个月,实现进出口1.3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增长11.6%,增速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加力拓展新市场。叫响“好品山东鲁贸全球”品牌,先后组织6500余家企业参加市场开拓行动推进会、中亚“新三样”专题对接会、国际精准采购节等境内外展洽活动,帮助企业拓市场、增订单、提份额。前5个月,山东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2%,占全省比重58%。大力培育新产品。积极推动山东省产业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前5个月全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6%,其中“新三样”增长57.4%,二手车增长55.2%。持续壮大新业态。紧抓全域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机遇,实施跨境电商跃升行动,持续扩大市场采购贸易规模,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前5个月全省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2.3%,市场采购出口增长16.9%。

山东着力拓宽引资渠道,持续优化外资结构。据悉,今年以来,全省商务系统坚持把稳外资作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前5个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63.3亿美元,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比重10.9%,高于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精心筹办重大活动。持续开展“投资山东”系列活动,聚焦重点国别地区、行业领域,省市联动靶向发力、精准招商。今年以来,先后在北京举办山东与跨国公司合作恳谈会高端装备合作专场、山东与跨国公司对接会,在上海举办山东与跨国公司合作恳谈会医疗器械产业合作专场,全力打造与跨国公司对话合作平台,推进重点产业合作对接。5月,省委主要领导率团访问香港、澳门,举办2024港澳山东周活动,签约一批重点外资项目。持续优化外资结构。高技术产业成为利用外资“新引擎”,前5个月增长15.9%,占比43.9%。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28.9%。落地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7个,合计到资29.5亿美元,占比46.7%。累计吸引236家世界500强投资我省934家企业。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完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沟通机制,用好“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省7.7万余家外资外贸企业实现全覆盖,累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4000余个。

山东着力推动协同发展,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崔洪光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商务系统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强化服务保障,推动对外投资合作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协同发展。有序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组织企业赴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市场考察对接,重点推动海尔智家埃及生态园、青岛森麒麟摩洛哥轮胎项目等一批产能合作项目顺利实施。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前5个月,全省并购类项目实际投资3.2亿美元,增长114.9%。深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互联互通。组织企业赴澳门参加第15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举办山东—澳门和葡语国家基建合作交流会,助力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前5个月,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6.4亿美元,增长31.6%。积极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支持合作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创新运营管理模式,与海外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融合发展。前5个月,16家省级以上境外经贸合作区新增投资2.8亿美元,完成产值25.3亿美元,带动货物出口11.9亿美元。

山东着力深化制度型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平台综合能级。今年以来,全省商务系统坚持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力打造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开发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规划建设上合国际枢纽港,开行31条国际国内班列,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累计开行中欧班列3200多列。规划建设“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聚集2000多家贸易主体,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年均增长77%。积极拓展与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合作,引进130多个项目,总投资约2700亿元。建成启用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承办重大活动100余场,打造上合组织“国家会客厅”。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国家总体方案112项任务全部实施,140项新的改革试点任务实施过半。截至目前,2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国务院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5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183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数量居全国同批次自贸试验区前列。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出台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全省开发区外贸、外资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比均超过70%,列全国前100位的经开区数量由3家增至7家。

(来源:海报新闻)

  责任编辑:董硕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