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潍坊寿光:“中国海盐之都”又添新佐证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08-09 14:56:30

近日,中华文明史专家、中共党史专家、寿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赵守祥,在寿光市渤海化工园区调研工作期间,在某集团夙沙文化园的陈列柜中一件用繁体字刻有“十四县官商配运持筹北海治佐和羹”其署款为“官台场监课司长白文麟书”条形木制板面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经仔细了解和认真鉴赏此物件来源,赵守祥兴奋介绍,此物件的发现为寿光市荣膺“中国海盐之都”又添一新的重要佐证。

寿光“中国海盐之都”又添新佐证

新发现文物



寿光“中国海盐之都”又添新佐证

据悉,此物件为夙沙文化园负责人通过有识之士从民间征集历朝历代盐业生产实物资料时从某村民家中收购而来。村民介绍,在拆解家中老人曾睡过的老式木板床时,偶然发现其背面刻有的这些文字后才保留下来的。

赵守祥介绍,此条形木制板面刻字中“持筹”的释义为:手持算筹,多指理财或经商;“和羹”的释义: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从字面可以解读为当时负责北海地区十四县经营筹备调制盐味的场所或部门。这块实物的发现,又为羊口镇官台村历朝历代为盐业使署衙门所在地增添了鲜活的证据和充分说明。

文献典籍记录官台制盐历史已逾3000余年

赵守祥介绍,据民国《寿光县志·盐法》记载:昔齐太公(公元前1015年或前1036年)以地负海,始通鱼盐之利。汉景帝二年,沿海设盐官。后魏迁邺,令傍海煮盐,时青州以北置灶五百四十有六。唐盐铁使第五琦建议就井灶之地置官司。宋承唐制。元世祖设各路都转运司,立“开中盐法”。山东分置十九场,寿光居其一,于是官台之名始著。

民国《寿光县志》记载:“官台,在今县城北六十里。元初有盐官,名官台场。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台上建孔子庙,后废。清初时,官台盐场大使署在此。乾隆三十四年,潮水漫溢,始徙于侯镇。迄今官台村北尚有明万历间灶志碑、灶学碑,皆仆地,场署故址则荡然无存矣。《齐乘》云:‘寿光有灌亭,岂灌转为官,亭转为台欤?’此悬揣之辞未可据。”作为中国海盐之都,寿光制盐历史悠久,北部沿海地区至今仍是全国著名的产盐基地。史料记载,自秦汉时期,历代统治者均在寿光设置盐官管理盐政。2012年,考古专家在寿光羊口镇官台村发现元代盐业衙门的创修公廨碑,碑文为研究寿光制盐史提供了实物佐证,也表明官台村在元朝时期就是官台场盐业衙门的所在地。

寿光“中国海盐之都”又添新佐证

碑件迁徙中

创修公廨碑记录官台场制盐历史

雕龙碑发现后引起了盐务系统和社会上的极大关注。2013年7月,为了能够解开雕龙石碑两侧上的文字内容,赵守祥专门邀请了拓碑专家,顶着炎炎烈日经过半天多功夫,对石碑两进行了拓片。回到寿光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后,赵守祥彻夜未眠,按照一比一有比例,先用尺子和铅笑在两大白纸上打格后,逐字逐句对原文进行了誊写。然后又利用两天时间,对照碑文内容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原碑内容进行了精准的深度解读。

通过对碑文进行研究,赵守祥破解了碑文题目为《创修公廨之记》,其中“廨”字(读xiè),即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场所的统称。按照古代行文方式,碑文正面自右向左竖排,共计28列,每列全格为65字,全碑含空格在内共1820格,实际有1100余字。

赵守祥介绍,碑文中详细记载了元朝官台盐场的生产值。文中提及了盐场面积和范围,当时官台盐场方圆200余里,东边到弥河,西边覆盖淄河,南边与斟灌古城相接,东北边至海(渤海),此地到处是广阔的盐碱地。

另外,文中记载了官台制盐的管理机构以及产盐量。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元朝在此设立了专门的盐业官员--官勾,管理官台场这一带的盐务。当时就有五灶煎盐,从业的灶民接近400人。每年产盐达680万斤,折合3400吨。“这一产量在现在看来非常少,但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古代,仅靠人力熬卤制盐,付出的劳动量可想而知。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官台盐场已经是比较有名气的制盐场所。”

赵守祥说,碑文中清楚记载,1321年武公到官台盐场上任司令,面对现实情况,改变了压榨灶民完成课盐数额方法,转而恢复盐场生产。同时,武公严厉查处官吏的攘窃行为,使其不能得逞。广大灶民看到武公确系施行仁政,体恤百姓,于是,以前逃亡的灶民络绎不绝返回家园,有秩序地来到盐署衙门登记注册。灶民回归,盐产量大幅回升。

民众感激武公的德绩并为其立碑,邀请作者写记及对武公的评价等,最后点明武公名、字和籍贯。当地老百姓对武公在任期间的所作所为很是感激,请人写文章记载此事。

创修公廨碑有了新“家”

据介绍,对于寿光羊口官台村村民们来说,原村中矗立的两通创修公廨碑百姓亲切的称之为“鼋yuán爷”因其碑帽有雕龙环抱,民间也俗称之为雕龙碑。几百年来,他们虽然看不懂上面的文字,更不知道上面记录的内容,但世代居住在此的村民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逢重大节日或者土地干旱时,都到碑前祭祀。在村民眼中,雕龙碑是村里的“守护神”,是“镇村之宝”。

村里的一位老人说,自他记事起,这块雕龙石碑就位于村北,至于是哪个朝代留下的,他也搞不清楚。在当地有个风俗,只要遇到重大节日或者遇到灾年,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到石碑前祭拜、祈福。

赵守祥介绍,鉴于雕龙碑特有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多年来寿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指示要求相关部门切实做好保护工作,羊口镇党委政府也多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精心讨论对其保护的相关措施。近期,官台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党支部书记齐智坤的带领下,应社会各界和广大村民呼吁,利用机械对村北头荒坡地进行了平整,并利用吊装机械将躺卧在村路西侧雕龙碑组件一一安放在用水泥砌好的台面上,为雕龙碑搬移了新家。据悉,下一步官台村两委班子全体成员就如何科学保护雕龙碑宝贵文物和组织开发建设官台场盐业大使署文化产业项目将形成专题性报告,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和相关专家论证后,列入官台村未来几年文化项目开发的重大工程,打造和挖掘寿北地区重区的盐文化旅游资源和品牌。

寿光“中国海盐之都”又添新佐证

碑件新安置地

官台村北头的荒坡里,两尊被重新安放于此雕龙碑翘首面朝东北,精气神十足,活灵活现,犹如凤凰涅槃重生般向人们诉说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辉煌历史和成就,将成为百姓心中永远的一座丰碑。

文/冯义华来源:鲁网)

  责任编辑:孙秀青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