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全方位重塑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威海市大数据局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立足自身职能优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为服务提速、工作提效、产业提级、生活提质赋能。
在迪尚集团数字化设计中心,一块12米长的曲面屏正实时跳动着全球数据;米兰时装周的流行色趋势、威海仓库的库存周转率......这个由3000台物联网设备构建的智能中枢,每天处理超过200万条数据流,驱动着从面料采购到成衣交付的全链条协同。
今年3月第十二届面辅料对接会上,迪尚首次展示的AI服装设计系统引发轰动,输入“2026春夏工装”关键词,系统就能自动生成融合防静电、抗菌功能的100套设计方案,并同步匹配无锑环保拉链供应商。
迪尚集团作为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链“链主”企业,全流程全要素地通过AI技术赋能整个供应链条,用数字经纬编制全球时尚图景。迪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崇涛说,基于迪尚集团全产业链全品类的规模优势,他们采集各类服装的版型、号型、色彩等流行趋势,实时监控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以及效率信息,采集供应商的面辅料物理属性、功能,价格信息,监测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及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信息;设计研发周期缩短20%,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25%,一次抽检合格率达到98%,客人满意度提升到98%。
近年来,在工业制造领域,威海市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在医疗器械、服装设计、电源科技、食品配方等领域涌现出威高集团、迪尚集团、天力电源、汇泉工业、百合生物、浦林成山等一批人工智能+工业制造数字化企业,他们在生产、管理、销售等全链条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以数字化赋能降本增效、提质增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眼下到了求职招聘的旺季,对大多数求职者而言,简历是叩开用人单位大门的“敲门砖”,但不少简历没有充分凸显求职者的特点和优势。威海市人社部门创新“AI+就业”应用场景,建立人力资源和岗位信息库,打造“个人端:AI简历助手”,能够针对简历进行结构优化与内容精炼、关键词优化与岗位匹配、数据量化与成就凸显、定制化修改建议。同时还打造了“企业端:求职者智能筛选评价”,为企业精准匹配急需人才,提升就业成功率。
威海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科毕洪涛说,“AI简历助手”是以对话的方式对个人简历进行结构和内容上的优化,也可对特定的岗位进行个性化匹配,突出个人优势,招聘企业可以通过系统,对投递的简历进行多维度评分,智能生成评估报告,辅助企业快速对简历进行初筛。
传统政务服务线上客服基于搜索技术,常常对用户提问理解不到位,答案检索匹配不完整。威海市大数据局运用AI大模型、语音识别等技术,在“爱山东”APP打造全省首个“一句话办事”政务服务智能体。通过自然语音描述即可触发智能体快速理解办事意图,并在1秒内精准反馈结果,让群众办事从“层层搜索”变为“张口即得”。
目前,智能体在公积金、医保信息查询及无犯罪证明办理进行试点。正式上线后,将推动高频民生领域90%以上简单事项查询办理“零跳转”。威海市大数据中心数据应用科副科长胡晋瑜说,用户通过AI互动方式同屏唤醒事项办理服务,无需二次页面跳转,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应用,姓名、身份证号、办理派出所等7个必填字段自动填充,材料免提交率达100%。
今年,威海市大数据局完成了DeepSeek、通义千问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搭建统一的政务大模型服务平台。目前,人工智能在财政、人社、卫健等18个部门、单位创新应用,已为就业服务、12345政务服务热线、政府网站、法律服务等多领域业务应用提供支撑。
威海市大数据中心电子政务科副科长王晓静说,威海市大数据局将不断升级完善政务大模型平台功能,开发更多实用、好用的智能服务,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安全管理等领域应用,以“人工智能+”推动政务领域提质提效、传统产业加快升级。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