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服务扩容,看济南商河如何“高效办成一件事”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7-19 18:19:58

从企业开办到项目落地,从民生服务到产业升级,济南商河审批服务正以集成服务为切口,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范围,撬动营商环境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重突破。

“高效办成一件事”再升级

“真没想到,开工前要办的好几个证,只需申请一次,两天就全拿到了!”信禾喜宴中心项目负责人拿着“新鲜出炉”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许可证》和《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意见》感慨万分。这种高效的审批体验,正是商河全力打造的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集成服务新模式带来的成果。

“相比去年,今年的集成力度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商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去年改革基础上,今年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临时)等7个审批事项一并纳入“一件事”套餐,集成办理事项总数达到14个。

这一“14合1”审批模式正重构项目开工的时间维度——如今,企业需提交的材料总量压减三分之二,办理时限压缩95%以上,相当于为每个项目平均节省近一个月的筹备时间。

这种“减法”的背后,是审批流程的重构。当企业在线提交施工许可申请时,系统会自动关联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办理人防建设手续时,相关监督事项同步“勾选”完成。“系统像个贴心管家,重复填报的环节全给省了,我们只需确认信息就行。”信禾喜宴中心经办人对这种“无感审批”赞不绝口。

量身定制“点单式”精准服务

审批改革的深意,不仅在于提速,更在于服务的精准。商河创新推出的“按需组合”模式,让企业可以像“点餐”一样定制所需审批事项。比如,信禾喜宴中心根据自身实际,灵活申报了5个事项,结果一次性全部办结,这种“量身定制”的服务,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确保了项目精准推进。

针对申报材料易错漏的痛点,16个高频事项的“一事一码”指南便成了企业的“掌中宝”——企业、市民扫码即可获取办事清单、模板文件和申报教程。自推出以来,“一事一码”指南已优化16次,访问量突破1.3万次,企业、市民办事像“点外卖”一样便捷。

“量身定制”的服务正延伸到民生领域的各个角落。在殷巷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综合楼项目现场,通过“开工一件事”模式办理的审批手续,让这个关乎周边3万群众就医的民生工程提前20天开工;中和东方云境项目的快速审批,则加速了片区教育配套设施的落地进程……今年以来,全县多个项目已通过“开工一件事”模式办理开工手续27次,其中不乏一些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的项目,实现了“审批加速度”向“民生获得感”转化。

服务“温度”变发展“热度”

审批效率提升,最终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质效上。

在经济开发区,广日电梯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45天的“商河速度”,背后是项目管家全程陪同的“店小二”服务;宏济堂医药产业园通过“多评合一”审批模式,实现施工图审查与环评审批并联推进,较传统流程节省58天,为企业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宝贵时间……这些案例,无不勾勒出商河营商环境的“强磁场”。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全县新注册企业1128家,同比增长19.24%。

“时间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商河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改革的深层逻辑——当审批流程从“串联”变“并联”,当部门壁垒被数据共享打破,释放的不仅是项目进度,更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

商河审批服务改革正迈向更深层次。未来,商河行政审批将扩大“一件事”覆盖范围,计划将社保、医保等民生事项纳入集成服务,让群众办事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同时优化智能审批系统,通过AI预审、电子证照互认等技术手段,推动更多事项“秒批秒办”。

如今,商河正将审批服务的“便捷度”转化为营商环境的“美誉度”,将民生服务的“温度”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热度”。

(来源:齐鲁壹点)

  责任编辑:徐智勇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