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济南商河 |“链”上发力、提质向新,筑起工业强市“北翼支点”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9-03 18:53:44

9月2日下午,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商河专场召开。回溯今年5月,济南召开全市工业强市战略推进会议,重磅发布新一轮“工业强市”发展计划,为工业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当济南擘画“更强”的发展路径,一直以来以“产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为引领的商河,如何进一步加码发力?

对标全市标志性产业链

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济南“工业强市”的2025版本,或许藏着一场深刻的产业方法论革新。从“十大链群”到“13+34”产业链体系的迭代,数字变化的背后,或许可以说是“集群发展”到“链式突围”的战略升维。商河深刻把握这一变革,将“链式思维”贯穿产业发展全流程,构建起“链主引领、中小企业卡位、全链条协同”的链式布局。

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形成以关键医药中间体、高端原料药、药物制剂为主,以现代中药、药用辅料、医用包材、医疗器械、酶制剂等为辅的协同发展格局;激光智造、电梯智造等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加工设备、系统自动化集成、表面处理等产业链发展格局;以斯伯特生物、金沙河面业两大龙头企业为引领,建成齐鲁健康食品产业园,引进万商国际等项目完善冷链仓储物流环节,农特产品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商河县主导产业加速构建起“链式”集群生态。

招商模式同样贯穿着“链式思维”。以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商河精准绘制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图谱”,对标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完善“458”产业体系,立足集群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精准招引,推动产业能级提升、向新攀升。同时,依托县内生物医药化工骨干企业,通过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力促更多优质资源项目落地,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再看济南,更具深意的是对各区县(功能区)主导产业布局的重塑——既是对同质化竞争的主动规避,也是对资源要素集聚效应的科学释放,从而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产业矩阵。如今,商河的主导产业已加速构建起独有的产业集群生态,正成为黄河北岸重要的医药和高端精细化工集聚中心,为全市工业强市战略打造“北翼支点”。

创新“园中园”模式

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作为济南北部的平原县,商河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据此前报道,商河经济开发区现有可利用土地近万亩,其中合规建设用地3000余亩,为产业预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空间利用方面,商河创新推出“园中园”模式,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高效载体。这些“园中园”并非简单的厂房集合,而是根据不同产业需求,打造设施功能齐全、配套服务完善的专业化园区,企业入驻即可实现“拎包入驻”,大幅缩短项目建设与投产周期。截至目前,商河累计规划建设“园中园”项目载体110.9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68.4万平方米、正在建设36万平方米、即将开工6.5万平方米。

济南新版“工业强市”战略中,聚焦要素保障、优化工作体系是重要变革方向之一,其中提到推动“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提质增效。商河同样未止步于“土地红利”这一“先天优势”,而是通过基础设施升级、服务模式创新,将“后发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

在硬件配套上,商河经济开发区持续加码:济南玉泉生物发电产能扩容工程提升蒸汽供应能力,“一企一管”综合管廊项目竣工验收,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万立方米,北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工程即将开工。

服务的“软实力”,是商河项目落地的“加速器”:经济开发区承接41项县级审批权限,推动80%以上审批事项“园区事、园区办”;创新引入“思维导图”模式,为13个重点项目量身定制推进方案,明确节点、责任到人,项目各环节衔接效率提升20%以上。

不仅要引得进,还要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据悉,商河经济开发区71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底将交付,配套综合体、新城商业街加快建设,让园区不仅有“生产氛围”,更有“生活温度”。

……

从“要素保障”到“全生命周期服务”,如此一来,商河构筑起“招引-建设-投产”的良性循环体系,逐步成为企业的“优选地”。

培育新质生产力

产业向“未来”迈进

而工业强市如何“更强”?最终仍要指向“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关键词。

广日电梯设备(山东)有限公司以数字化工厂为目标,通过建设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检测等系统,建设电梯行业智能制造领航工厂。据悉,济南数字化产业园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具备2.5万-3万台整机年产能,不仅大幅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升级。

力诺药包入选山东省智能工厂,作为商河首家上市企业,不仅实现中硼硅玻璃管国产替代,更携手西门子打造“灯塔工厂”,通过5G、AI、数字孪生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投用后,商河绿电供应总量超过全社会用电总量,28家市级绿色工厂引领行业低碳转型。

……

近年来,商河坚持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5家、瞪羚企业52家。

2025年是《中国制造2025》收官之年,也是济南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攻坚之年。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济南工业强市战略正向着“全链条提质”发起总攻,向“智造强市”全速迈进。如今,商河不断继续“新”发展动能,正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未来产业布局的递进——而这正是济南工业强市战略的生动实践。

“我们坚信,在全县上下的拼搏奋斗下,一定能够开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工业强市建设贡献更多商河力量。”商河县委常委、副县长路来光的话语,既是承诺,更是向着新征程启航的号角。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

  责任编辑:周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