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三提行动”夯实潍坊市属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10-19 13:44:17

记者从潍坊市国资委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初,潍坊全市国企总资产达18915.7亿元、居全省第3位,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完成率达95%。

成绩背后,是潍坊市国资委扎实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有力举措。潍坊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寇瑞国介绍,近年来,针对制约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潍坊市国资委创新开展重组整合提效、转型升级提质、科学治理提标“三提行动”,持续推动国资国企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重组整合“高效化”配置

2家潍坊市属企业获评A A A信用等级,1家企业入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36家市属及权属企业完成治亏工作目标;2024年共盘活各类资产资源173.09亿元,全市国企纳税34.2亿元、同比增长9.1%,4个改革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深化重组整合,特别是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国有资本高效化配置以来,潍坊市国资国企捷报连连。

据悉,针对市属企业资产质量不高、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潍坊市政府的支持下,潍坊市国资委制定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实施方案和推进工作方案,对产业相近、主业相同的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将17家市属一级企业整合为城投、产投、金融、产业运营、化债纾困、农业等6大企业集团,打造海洋化工、城市建设与运营、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教育、产业投资运营、装备制造等7大实体产业板块,推动各类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持续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质量。

针对企业业务同质化“内卷”、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潍坊市国资委协同推进企业内部整合、“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无效资产)清理退出和亏损企业治理,研究制定市属企业内部整合工作方案、亏损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压减任务、工作措施、完成时限。根据经营性亏损企业、政策性亏损企业、平台类亏损企业、培育期亏损企业等类型,按照“一企一策、成熟一家、清理一家”原则,通过企业合并、股权划转、资产整合、业务重组等方式对存在已停产、半停产、持续亏损、资不抵债等情况的公司进行兼并重组、资源盘活、清算注销,推动企业降低亏损面、扭亏增盈、提质增效。

针对主责主业不突出、资产闲置浪费、管理层级臃肿等问题,潍坊市国资委制定市属企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办法,厘清主责功能和主业标准,将每家企业主业数量压减到3个以内。深入开展“沉睡”资产盘活行动,成立市级工作专班,优化房产、土地、矿产等资源性资产盘活方式,提高特许经营权、产业园区、市政设施等资产资源盘活效率,“激活”低效资产资源化债扶企、注资壮企。组织市属企业全面梳理产权层级、管理层级、法人户数,将全部12家市属企业管理层级、10家市属企业法人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其中潍坊农创集团顺利将30家二级、三级实控权属公司整合为3家二级产业集团,精减职能部室42%、精减人员18%。

升级提质“市场化”转型

转型升级是现代化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转型升级课题,潍坊市国资委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属企业产业特点为基础,分类构建产业引领体系、价值创造体系、公益服务体系。

围绕全市“9+3+N”产业体系,以产业投资和运营为重点,潍坊国资国企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增长点。比如,潍坊市投资集团发挥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140多亿元向新兴产业、拟上市企业集聚,成功孵化培育歌尔微电子、天一化学等“隐形冠军”企业,以高效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

对市场竞争性较强、资产规模较大的“市场类”城投公司,通过吸纳并入文化旅游、园区运营、现代金融等经营性资产资源,逐步转型为商业类企业。推动企业稳步拓展市场化业务板块,充分发挥企业产品、品牌、人才等方面比较优势,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回报水平,持续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海化集团生产的纯碱、原盐、氯化钙、两钠、溴素、氯化镁等6种产品产能、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市城投集团参与总规模160多亿元的十余只科技基金,投资40余个项目,综合浮盈率超过50%;市投资集团资产规模较2019年增加486亿元、增幅2.2倍,年营收增加101.6亿元、增幅13.7倍,发展支撑作用持续凸显。

对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投资建设运营为主的“复合类”城投公司,围绕市政环卫、管网建设、物业管理等业务板块,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转型为市场化运作的公益类国有企业。强化国企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比如,市城投集团加快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业务板块资源集聚,持续做好城市运营保障,不断增强社会公益等重点领域支撑能力。

“三提行动”夯实潍坊市属企业核心竞争力

山东海化集团操作员转型为监护者,数转智改驱动企业实现“零手动”革新

科学治理“规范化”跃升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潍坊市属企业通过竞争上岗方式新聘任管理人员285人,占比达75.2%;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管理人员99人,占比达11.69%;已实施超额利润分享、跟投及其他中长期激励方式的企业2家,累计激励188人。这是潍坊市属企业科学治理的一个缩影。以“规范化”跃升为抓手,潍坊市国资国企重点完善新型经营责任制、持续优化穿透式监管机制。

着眼解决内生动力不足、追求短期业绩等问题,潍坊市属企业健全党领导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制度机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深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行全员契约化管理,对不同类型国企制定差异化契约文本。优化“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管理机制,在市属企业开展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建立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覆盖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着眼解决导向偏差、责任失衡、激励缺位等问题,根据功能定位、主责主业,“一企一策”确定市属企业负责人考核指标和任务目标,对商业一类企业,重点考核体现企业经济效益、资本回报等方面指标;对商业二类企业,在考核经济效益指标时,加强对市场化业务营业利润、综合融资成本压降等体现转型发展、承担重点任务等方面考核;对公益类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服务质量和营运效率。

着眼解决信息不透明、风险防控失效等问题,潍坊市国资委探索向市属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建立财务总监专家库,首批完成向市金控集团、市产发集团、市国资管理集团、潍坊农创集团委派5名财务总监,全程组织、全面审核企业财务决算、预算工作,优化完善企业财务管控体系,维护国有资本权益;探索司库管理体系建设,对6家市属企业银行账户统一管理,确保企业资源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优化企业内控机制,梳理38项监管制度清单,规范市属企业采购管理,强化投资管控,坚决遏制企业盲目“铺摊子”倾向。其中,潍坊交发集团在有机整合25家权属企业财务账户后,预算支出准确率提高7.8%,资金配置效率提高43%。

记者/巩聪聪来源:大众新闻·期刊中心)

  责任编辑:王浩然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