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文明之光~甲骨纪事系列之六》
尺寸:79x55cm
材料:纸本、彩墨
创作年代:2025
山东作家李老师昨天发来:“郑老师,以我的理解,美术作品不但要考虑形象的坚固性,还有关照内在的体积感。以这几幅作品论,酷似甲骨,有取象不惑之长,实堪光大。但这里需要注重内在的寄寓,即画面深层含有的内容,如果这方面也处理好了,浑润天成和涵蕴充沛,将为传世之作!目前看,我还没能很好地理解深层的意味。”
李老师是在前年山东滨州美术馆“墨破纸镜——中国水墨画邀请展”的上看我的画欣然有感与我结缘的,并为我写画评,他对我的《海韵系列》情有独钟,阐述的洋洋洒洒、酣畅淋漓。根本不像是一个年近七十传统一脉学者的审美思维,其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与认知、理解都远远超过了很多的中年人甚至年轻人。然而面对《甲骨纪事系列》,我似乎看到了老先生略带一丝疑惑的表情。如何回复老人家呢?
昨天上午,去“亚元府”途中我还念兹在兹,忽收到母校南通师范学院原美术系主任、我们班的班主任、版画家、水彩画家师铁岭教授的评论信息:
“新作具有新的感觉。艺术思维新,画面肌理新,色彩运用新,与以往相比是一种突破。新年祝福你以新的姿态面世,可喜可贺!”
灿然一笑,知子莫若父,对学生最了解的莫过于一手栽培施以法乳、一直关注我跋涉征程的母校恩师了。作为版画家出身、后来又深耕水彩画并有独特见解的师老师的评价与鼓励似是对李老师最好的诠释与回复!
版画语言的“肌理”触摸感、玄妙与甲骨外表沧桑之间的契合,金属般坚硬、玉石般圆润,晶莹剔透仿佛凝固的生命体,欲诉还休,欲诉还休,而水“彩”(墨)交融的“窑变”釉彩也似的“凝脂”温润、富丽,都显示了甲骨“系出名门”的典雅意境与绝世风范。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意志力的象征!本身就是“形式”所赋予的内在语言魅力。
隐约其间又闪烁其辞、铮铮铁骨的篆字星落其间、貌似随意洒落,确是贵族出身的通灵之巫师在焚香默祷后接受上苍的晓谕以刀代笔镌刻的点与线,是上苍垂降的旨意啊!预示着未来人世间苍生黎民的祸福与风云变幻。而这些“字”又融汇于整体的氛围之中与线、面浑然一体,神圣威严,昭告天下。
《甲骨纪事》作品局部
当然一幅画的妙处是用任何文字都难以言传的“玄思”,不然还用“画”来做什么?即便是文字如“说明书”一般精准,那大家还是存在解读的视角、理解的差异吧!
古人云“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势者大的形势、走向,构成画面的“脉络”与结构,“质”者,语言的魅力、属性,笔法的特点与技巧。又闻“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形式本身也是内容。有道是“有诸内必形诸外”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知行合一,同频共振,幻化为生命乐章的休止符。
陈剑辉兄回复到:源于“甲骨”的创意,超越了“甲骨”的创新,中华文脉的本源融于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中。观者内心的沉思与视觉冲击奇妙的交织、碰撞。
文化学者茄盈:像宝石送到面前!
《甲骨纪事》作品局部
我曾经在西安美院版画系的学生,现在高校任教的姜老师:
现在大体浏览了一下,郑老师!感觉与原先画面有特殊性的地方,这个特殊可能就是形的触目,甲骨文的外形与以往波澜起伏的整体色域存在差异。前者更像水手内在的精神独白,后者像在广袤的历史中寻找文化之解。
常言道“日光下面无新事”,艺术的创新是一个采撷、吸收、消化、积累、发酵、升华、物化……颇为漫长的过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生命邂逅”,是艺术家“生命守望”的毕生追求与“反身而成”的当境一悟,我的座右铭“每天进步一点点”,和自己比,每天都在求新求异求变之中!行于所当行,所止于不可不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甲骨纪事》作品局部
当拙文准备交付编辑时,初四晚上忽然收到日本国际书画研究院院长、国际策展人,著名美术理论家王凯博士的信息:
郑兄,过年好!现代水墨造型与古代甲骨文的结合,构成了特有的中华文化的象征,这就是郑忠艺术的表现!点赞!
我回复到:
院长兄台!新年好!得到您这样大方之家的肯定与鼓励我备感欣慰!拙作“甲骨纪事系列”甫一面世就遇上了褒贬不一的评介,当然都是善意的关心与建议,只是缘于各人的见解与“错爱”,面壁寻思,毕竟是自己的“灵光一闪”,它是真实的内心存在,“痛”定思痛,条分缕析,我是在华夏历史脉络中寻觅新的力量与坐标,寻找新的出发点,从绘画角度看难免会有重蹈前人旧辙之嫌,难免会有从抽象“走回头路”返具象之“惑”,更难免有“看不懂”之审美故障,然而从我以往的经历中,我的创作过程会有一个“窑变”的过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从这一点出发,成线、成面、成为一个“东西”,突破自己,超越自我,寻找新的表现形式,再创新的绘画篇章,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应是我一以贯之的作风与原则!感恩兄台的精神加持!
(文/郑忠,乙已年正月初四于逍遥轩,来源:新意象水墨)
艺术家简介
郑忠,1962年生于江苏海安,1979年~1985年为海军南海舰队潜水员,1988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年至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1997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美术名家”隆重推介。1998年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吴冠中自传《生命的风景》遴选郑忠作品做封面,2002年为南通市档案局审定为南通历史上第144位历史文化名人。
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会员,香港画院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会分会理事,北京中投文化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