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扬州市国画院
扬州市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5年2月18日—3月12日
展览地点
扬州市美术馆4号展厅
展览前言
董雷先生是扬州当代著名画家,提起扬州的画家,自然不免让人想起活跃在清中期的“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对当时的文人画从技法到思想都进行了深度变革,形成了影响巨大“扬州画派”。董雷的人生和艺术轨迹深度折射出“扬州八怪”的影子。
“八怪”中的金农、李鱓、郑板桥、李方膺等人先是“学而优则仕”,后又退出仕途,流寓扬州,鬻艺为生,卖画终老。董雷先生少年习画,青年从政,先后担任过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等职。其仕途坦荡,然为人谦逊,喜结交艺坛名宿贤达,曾与高云、范迪安、周京新、龙端等众多名家交游,请益画理,其作品获得一众名家的嘉许。
董雷先生在从政间隙,以笔为犁,以砚为田,勤耕不辍,结实累累。因本次展出有艺术家文献单元,其在家中搜检近20年来的各种绘画获奖证书,粗略统计竟有上百本之多,省级以上有影响力的获奖证书也不下四十本。
董雷先生退休以后,无以往案牍之劳形,徜徉于湖光山色之间,心旷神怡,倾全力于书画创作,各种展览邀约及大赛获奖接踵而至。国画《评话大师的十二个瞬间》入选十三届全国美展(2019年),国画《文脉》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2024年),全国美展能够两举两捷,这在扬州乃至全省画坛亦属少见。
董雷先生时常说自己的画“无师无派”。其实他于绘画是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中西绘画中,凡有用之法,皆为我法。他的画路很宽,山水、花鸟、人物各臻其妙,尤以扬州风土人情最为得意。这次展出的作品,以世界遗产五A级瘦西湖风景区的名胜古迹、风流传说、花草树木为主要对象,让观者如在画中游,流连忘返。松荫高士古厚朴拙,展现了高士人品坚贞不渝。
行文至此,又让我想起了扬州画派。它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转折点。文人画自宋代以来长期囿于书斋或庙堂,扬州八怪为其开辟了一条通往民间的道路。他们不避讳艺术与商业的关系,以文人笔墨,写画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题材,为当时的文人画坛带来了精采纷呈、勃勃生机。本次画展由高云先生题写的主题“无界”,准确概括了董雷先生继承了先贤“扬州八怪”勇于突破边界,拥抱现实,走向民众的开拓进取精神。
(文/尹苏桥,南京十竹斋画院院长)
名家点评
董雷是扬州乃至江苏的知名画家,是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的中坚力量,也是我相识多年的好友。由于我俩都曾有过从政的经历,所以比起与其他画家相处,我们之间多了份特别的共鸣。
他的这次展览,冠名“无界”,说是“无界”实则是跨界。
董雷本是扬州宣传文化系统的资深领导,有名的笔杆子,他文采飞扬的文章常常上全国、省市主流大报的头条,为扬州增足了光。
时近退休,他幼时画画的初心觉醒了,重拾画笔便亢奋得一发不可收。记得第一眼看他的作品就惊讶于他的造型能力、处理技巧以及充盈画面的生活气息。也就是这幅画,最终高票进入了省展。此后他又逐鹿有美术界奥林匹克之称的全国美展,这可是很多专业画家都望而生畏的最高展事,他居然两度入展,堪为奇迹!
他的成功,一则得益于他的历练与修养,创作上善于运用方法论;二则得益于他的文学功底,取材上善于提炼生活,萃取精彩;三则得益于他的学习能力,他“无师无派”无包袱地博采众长,从而在表现上做到了自成一体;四是得益于他的天赋,他一路走来,干什么总能干得有声有色,甚至把跨界也能轻松地视为无界……这显然不是用勤奋就可以诠释的。
董雷起步高,收获大,相信他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一定能为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高云,全国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董雷先生是一位非常执着的优秀画家。他的中国画作品《评话大师的12个瞬间》入选2019年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颇受好评。我也因为他的这幅作品与他相识。他的这幅作品表现了扬州评话艺术家在表演过程中生动有趣的12个瞬间表情,人物造型写实且舒服,笔墨语言入味且沉稳,与人物的传神意趣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样具有相当难度的写意人物画出自一位非专业训练过的业余画家之手,令我眼前一亮。从他的这件作品当中,我能够看到他除了具有扎实的人物造型基本功,对于评话表演艺术以及评话艺术家在表演时的那种独特而感人的表演状态,也有很深的研究,能够入味地感悟,进而到位地把握,能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
今年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他又创作了一幅题为《文脉》的人物画作品,画面以肖像组合的形式,表现二十几位民间艺人与地方戏曲人物,他们各为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装扮、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角度,造型生动,情趣多姿,与此前的《评话大师的12个瞬间》相比,在整体绘画表现形式上更多了一份笃定和自信。
从他这两幅连续入选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览的主题人物画创作可以看出,董雷先生是一位善于用心观察思考,善于悉心感悟生活,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艺术表现形式,并努力从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度自然而然地释放表达出来的画家,在这样脚踏实地的积累之下,使得他的中国画创作有了一个可贵的立足点,那就是气息周正、意味醇厚,生活题材与表现形式能够切实融合,并在融合的过程中相互依托、彼此支撑,连成一体,不事张扬而具有了比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文/周京新,第九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无界——董雷中国画作品扬州展”不仅展示了董雷先生的艺术成就,更是对艺术无限可能的探索。
“无界”代表着艺术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无缝连接。董雷先生的艺术之路,恰如其作品主题“无界”一般,跨越了多个领域的界限。董雷先生通过细腻的画笔和丰富的色彩,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展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潜力。
在董先生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扬州画派的传承与创新。正如“扬州八怪”在清代为文人画开辟了通往民间的道路,董先生的作品同样在艺术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界限上进行了有益的拓展。他的画笔下,瘦西湖的风景、扬州的美人、高士的风骨,既有传统笔墨的韵味又有现代审美的思考。作为当代新扬州画派的倡导者和主要践行者,董雷先生勇于创新,以“无师无派”的精神践行着艺术的包容与开放。
让我们通过这个展览,去感受董雷先生笔下的“无界”世界,感受中国画在新时代的魅力与活力。
(文/陆庆龙,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我和董雷先生以画相识。当时,在全省一次重要美展上,看到一幅描绘曲艺人物的大幅作品,功底十分扎实,人物很具感染力,有一种学院派风格,得到了许多专家的高度评价。我心想这应该是一个有学院背景的青年艺术家。
后来与董雷熟悉以后,我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非常不简单。他曾是扬州宣传文化战线的一位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艺术水平都很强。退休以后,他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艺术创作上,艺术成果颇丰,尤其是中国画连续入选十三届、十四届全国美展,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他还是一位大力宣传扬州文化、宣传瘦西湖的文化使者。瘦西湖艺术中心美术馆在他得力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引进了许多我国著名的艺术家来办展,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我和他还共同策划了一些宣传瘦西湖文化的活动,瘦西湖正在成为一个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文化高地。
(文/徐惠泉,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协副主席)
从董雷精湛的笔墨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不断思考、不断突破的不可多得的艺术家。扬州画派更需要用今天的语言去讲好扬州的新故事,传播好扬州新的人文精神,董雷的笔墨语言,正试图让扬州今天的文化没有边界地传播和发展。
(文/王强,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长)
董雷先生为人谦和、低调、稳重,对人对事认真细致周到;为官兢兢业业,做事认认真真,对推动扬州文化艺术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为艺不仅是一个学者型艺术家,更是全能型艺术家,为推动扬州画派复兴作出了极大贡献。
(文/韩显红,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图书馆原党委书记)
董雷先生时常说自己的画“无师无派”。其实他于绘画是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中西绘画中,凡有用之法,皆为我法。他的画路很宽,山水、花鸟、人物各臻其妙,尤以扬州风土人情最为得意。这次展出的作品,以世界遗产5A级瘦西湖风景区的名胜古迹、风流传说、花草树木为主要对象。《瘦西湖万花园十二景》匠心独运,让观者如在画中游,流连忘返。《扬州美女——二十四娇》精妙入神,再现江南佳丽的风姿绰约。《松荫高士》古厚朴拙,展现了高士人品坚贞不渝。《鱼戏新荷动》纵横洒落,禅机道心寄于鱼乐。
(文/尹苏桥,十竹斋画院院长)
部分作品欣赏
师检堂写生系列
松荫系列
太湖石写生系列
园林写生系列
(来源:扬州市国画院扬州市美术馆)
画家简介
董雷,研究生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乌克兰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扬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客座教授,瘦西湖艺术中心主任。
董雷是著名的学者型画家。曾倡导当代新扬州画派的兴起,并发起提议设立了市政府文艺奖。他不仅政经文化研究广泛,著作等身,而且其美术作品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变化多端的笔墨技巧,在艺术界有较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