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李恩成·没骨花鸟画丨赋予花鸟虫草以灵动的人性内涵,营造出充满东方审美韵致的高格意境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2-14 15:08:38

没骨花鸟创作的起源可追溯至五代或更早的时期,画法在工笔与意笔之间,追求简静的笔触、冲和的色调、高格的气象,承载着东方文化特有的智慧情感与审美韵致。李恩成先生《芳华》系列的没骨花鸟创作,在吸收融合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东方审美韵致的时代诠释与承扬,为当代花鸟画创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与启示。

活色生香 绢本设色 70cm×35cm 2021年

花鸟画创作不同于山水画,其侧重点和表现形式均有所差异,如花鸟画的重点在于捕捉瞬间的姿态来传达生命的灵动与美妙,而山水画注重以氛围意境的营造展现天地之间的宏大与宁静;在笔墨表现上,花鸟画注重物象形态与质感的描绘,而山水画则更注重画面层次和气势的表现。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恩成的绘画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月是故乡明 绢本设色  240cm×200cm 2021年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月是故乡明 局部

其一,用个性化的笔墨语言特色,构建起独特的审美样式。没骨创作讲究“以色代墨”,以色块和造型建构视觉形态。恩成的没骨绘画,首先在造型上力求展现一种放松状态“书写”的画面形象,这种“书写”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在深厚的笔墨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基础上,达到的一种自然而然地表达。其次在构图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折枝或平衡对称,常采用全景式构图,将花鸟鱼虫等物象置于广袤的自然环境里,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世界的空灵与充实之美。再次,在色彩运用上既保留了传统没骨讲求的淡雅冲和,亦引入具有现代气息的色调明度,他善于捕捉自然界中微妙的色彩变化,将其融入作品,使画面呈现出现代美感的审美体验。

繁生 绢本设色  34cm×138cm 2024年

其二,以充分发挥“迁想妙得”,探求具有时代特征的寓兴特质。古代花鸟画以所画物象寄寓个人情感与品格追求,形成了稳定的以物寓意的价值体系,如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精神品格的象征。恩成的没骨创作一方面传承了这种寓兴传统,同时结合时代揉入现代社会对于自然、生命新的思考和感悟。他的代表作《芳华》《滴翠》《月是故乡明》《山花烂漫》等作品,描绘了山野之间的野卉野草及昆虫物象,并赋予这些常见的普通虫草以灵动的人性内涵。这些物象组合既展现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环境,又表达了它们与人类情感思想及价值观念的紧密相连,由此创造出传统花鸟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广阔的创作领域。

百年风华 绢本设色 180cm×180cm 2021年

其三,凭画家自身的精神涵养,营造出高格气象的艺术意境。宋代米芾曾提出以“忘怀万虑”的宁静涵映世界的广大精微,只有静守本真的创作状态才能促成优秀创作。五年前恩成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上斩获中国美术奖银奖,成为全国花鸟画坛备受瞩目的创作标杆,在熙攘纷繁的艺术交流中他依然能够静守艺术的初衷,不迎合、不随流,甚而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传统研究和自然写生中,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真正的艺术既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心灵的静守。唯有此,才能在自己的创作领域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才能捕捉并传递自然之物的精神品格。正是在这种持之以恒和不懈磨砺的状态中,他将古老的东方艺术与现代审美精妙结合,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创作出一系列饱含生命温度、洋溢着时代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东方审美韵致的高格意境。

天香 绢本设色 180cm×180cm 2022年

期待李恩成先生在艺术的沃壤之中持久笃耕,不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中国花鸟画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时代艺术审美视域开辟出更大空间。

文/常朝晖,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当代没骨花鸟画中东方审美韵致的探寻——谈李恩成创作》)

西江草 绢本设色 32cm×43cm 2021年

空白图.png

微光 绢本设色 70cm×35cm 2024年

空白图.png

一痕草影 绢本设色 70cm×35cm 2021年

空白图.png

李恩成美术作品集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滴翠——李恩成美术作品集》近日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继2021年李恩成的《芳华》(文集·图集)(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又一新著,里面涵盖了孔维克、常朝晖、支英琦、李可可等著名画家和评论家的评析文章,和作者关于创作、写生、旅行、生活感悟的文论集萃,还有最近四年创作的百件新画作,大16开开本,设计精妙,印制精美,图文并茂,可观可读。

(来源:艺术畅想)

画家简介

李恩成·花鸟画丨让心灵在葳蕤草木间漫步,于平淡中寓深刻意蕴

李恩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主席团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山东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第六批齐鲁文化英才,山东工艺美院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第十届文联委员,山东画院专职画家。

2014、2023年两次荣获泰山文艺奖,2019年作品《芳华》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银奖,2019年作品《弥生·NO2》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作品展,2021年作品《凝翠》获2021百家金陵画展典藏作品奖,2017年作品《相遇》入选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2019年作品《徙》入选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2021年作品《锦绣》入选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并被评为优秀(晋京)作品,2022年作品《滴翠》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2023年作品《百年风华》入选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并被评为优秀(晋京)作品,2024年作品《滴翠》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品、论文及评介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美术》《中国美术研究》《中华书画家》《中国书画》《荣宝斋》《美术界》《书画艺术》《艺术市场》《山东文学》等杂志。2021年个人作品集《芳华》(文集·图集)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山东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宁夏美术馆、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等机构收藏。

  责任编辑:孙秀青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