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澄心味象——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本周六将在济南开展|王本诚:以多变的笔墨传达大山大水的内在神韵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2-17 14:33:12

1.jpg

澄心味象—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主办单位

山东墨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教育出版社鲁教艺术馆

展览时间

2025年2月22日——2月28日

展览地点

山东教育出版社鲁教艺术馆

(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2066号领秀城4区1号)

开幕时间

2025年2月22日上午10点30

赞助支持

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策展人

张甜甜


王本诚是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艺术探索和艺术造诣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一幅幅气韵通畅、节奏跌宕且富有民族风范、时代气息的经典作品为我们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画卷添上了绚丽一笔。

王本诚先生作为一位当代的山水画画家,对山水的关注胜于一切。王先生的笔下的山水,凝聚了民族与西方,融会了浪漫和现实。历史的风云和生命的气息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和谐、完美的交融,释放出一种精神空间的广度和深度。

王本诚先生的笔墨有一种荡气回肠的力量。这份力量显示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山水画源自造化,山的形体,水的流意,随形造势,曲尽其妙,以一种奇妙的生命力量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给人以探求宇宙的无穷想象。

我们注意到,王先生作品中线条的运用十分精妙。他能深度地体察到画面意境中的线条的运动,传达出一种韵律感、节奏感,从而使画面简约而饱满,飘逸又潇洒。画面的构图体现出画家苦心孤诣的思考,恰到好处展现画山见“骨”的造诣。线的即柔且劲,大处气势强大,小处极尽细微,刚柔相济,以多变的笔墨传达出大山大水的内在神韵,其气韵通达,从容、睿智地展现古今山水的精神层面,不动声色地打通观者的心灵。

在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究水墨语言、绘画语境与个人心性之间的协调中,王本诚先生不断丰富、完善着自己作品的学术品味、文化内涵,使得作品产生出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且历久弥新。

时至今日,王本诚先生是当代山水画界受人尊敬的实力派画家,他对于笔墨性情的把握可以说到了一个出神入化的高度,他着力于刻画山水之魂,历史之气,即继承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传统又灵活借鉴了西方油画的绘画技巧,可谓取中西之长。

中国美术如何在世界全球化中保持民族精神的同时又为各国人民所推崇,这是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中国画家所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坛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王本诚先生对于中国山水画创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王本诚先生以真诚和善良洞察人与物,以高深的内在艺术修养为基,建立起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为中国的山水画精神升腾出富有探索意味的空间,为中国的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品欣赏

3.jpg

岱宗瑞雪图

纸本水墨

68cm×68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4.jpg

光明顶上大光明

纸本水墨

159cm×186cm

2024年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5.jpg

千岩飞瀑

纸本水墨

136cm×68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6.jpg

溪上秋色

纸本水墨

136cm×68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7.jpg

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纸本水墨

40cm×40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8.jpg

新年好

纸本水墨

40cm×40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9.jpg

古寺忆游

纸本水墨

36cm×25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图片

四条屏之一泰岱春云180cm×61cm

四条屏之二庐山之夏180cm×61cm

四条屏之三华岳秋艳180cm×61cm

四条屏之四历山瑞雪180cm×61cm

(来源:艺术畅想)

艺术家介绍

2.jpg

王本诚,字大愚、迂父,别署醉山外史。1936年生于山东沾化一书香世家。祖籍四川,现居济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出版有《王本诚画集》、《王本诚书画选》、《王本诚·王倩兮父女画集》、《王本诚画辑》、《荣宝斋画谱-王本诚山水卷》,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词典》、《当代民间名人大词典》、《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词典》、《美术中国》、《当代国画史》、《当代书画名人录》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中国军事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及中外使馆和全国各地的诸多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均有收藏。

  责任编辑:康裕新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