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常朝晖·山水画丨与自然进行跨越千年的哲学传统对话,呈现出充满哲理与诗意的山水世界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2-17 15:10:21

在当代山水画的多元格局中,常朝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与深邃的精神内涵脱颖而出,弥漫着东方哲学的幽微气息。借由道教与禅宗的智慧之光去审视常朝晖的山水作品,便能发现这些画作不仅是对自然山川的艺术再现,更是一场跨越千年哲学传统的对话,成为画家内心对自然、对宇宙、对生命的深度叩问与深情回应。

常朝晖倡导“道法自然”的理念,尊崇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在常朝晖的山水画中,他的笔墨全然摒弃了刻意雕琢的匠气,中锋行笔线条坚实而沉稳,承载着山川的厚重与力量,建构了画面的骨架与根基。不少侧锋运转间则轻盈飘逸,宛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与流变,充满了自发的生机与律动与禅机妙趣的无痕渗透,赋予山川以鲜活的气韵。这种用笔的转换自然流畅,很多笔触顺着山势的起伏蜿蜒前行,线条的粗细、疏密、顿挫皆依据山体的形态与质感自然生发,充盈有控制力的偶然生发,凝成一种灵动的趣味,追求一种超越言语的顿悟。常朝晖在挥毫泼墨之际,以一颗空灵、专注之心与笔墨纸砚对话,每一笔都是他瞬间体验中洞察事物的本质感悟的外化,对自然、对自我的一种直觉表达。在常朝晖的山水画面中偶尔出现的一些墨渍、留白或晕染,实则并非意外之作,而是他在当下心境下无意识的创造,蕴含着深刻的禅意。这些独特的笔墨痕迹如同禅宗公案中的“机锋”,打破了常规的画面秩序,为观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与想象空间。观者在凝视这些笔墨细节时,会不自觉地陷入沉思,试图从这“无常”的笔墨中领悟画家彼时彼刻的心境,以及画面背后所隐藏的无尽深意,从而实现一种超越画面本身的精神交流与心灵启迪。

在常朝晖的山水画作中,山体与云雾、实境与虚景、浓墨与淡墨等元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构建充满秩序与变化的山水世界,充分彰显了阴阳平衡的精妙营造。在作品《大桦梁即景》中,常朝晖以浓重的笔墨来刻画画面的视觉中心中景树林及连绵不断的山体,有的地方还有霸悍的宿墨累积来呈现,成为画面的“阳”之所在,坚实而厚重,象征着自然的稳定与力量;而“简”处则多以简洁的线条、淡墨、浅绛或留白来表现,作为“阴”的部分,轻盈而灵动,这种“虚空”并非空无一物,而是一种超越物质表象的精神境界,成为容纳万物的无限空间,平添空灵与变幻之感。观者在面对这些留白时,仿佛进入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将自己的情感、思考与人生阅历融入其中,与常朝晖的创作意图产生深层次的共鸣。这种留白的运用,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境界,更引导观者进入一种冥想与自省的状态,领悟到禅宗“以心印心”的微妙真谛,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构图方式,使画面既具有强烈的视觉中心,又不失整体的和谐与平衡,恰如其分地表达禅宗所追求的“虚空妙有”境界,营造出一种独特而和谐的视觉与精神张力。

常朝晖在山水画创作中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越,他笔下的山水,绝非简单的自然景观描绘,而是承载着他自由灵魂的表达,是一种逍遥精神的诗意表达,成为直指人心的深度洞察和逍遥游心的诗意挥洒。常朝晖注重通过内心的修行与体悟,去认识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真性。他在作品《泰山四季之春》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对自然山水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的捕捉,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融入作品中,那些远处绵延的山脉、近处流淌的溪流、画面中部飘荡的云雾,气势磅礴的巉岩雄踞画面主体位置,点缀的楼台亭榭,与范宽雄浑壮美的宋元审美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气势磅礴而又如梦如幻的山水世界,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山水的壮美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在常朝晖营构的泰山春天的绿色的缤纷世界里,没有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我们能感受到幽深的静谧,空气的湿润等等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以及画家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通过对内心的直接洞察,深入挖掘山水背后所蕴含的人性与情感,从而实现心灵的解脱与觉悟,这种对人心的深度洞察与触动,使常朝晖的山水画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一种能够引发心灵共鸣的精神媒介,常朝晖的作品浸润着他那颗纯净而赤诚的心,凝聚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慈悲与关怀,这种情感的真挚表达,让观者在与作品对视的瞬间,仿佛与画家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从而引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山水画作品由此成为逍遥游心的山水寄寓,和对明心见性的内在追寻的深刻诠释与宏观呈现。

常朝晖的山水画呈现出雄浑质朴与质朴静谧相融合的独特艺术风格,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在他的笔下却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常朝晖描绘巨树、山峦、密林、巨石等元素时,笔墨雄浑大气,色彩浓烈醇厚,雄浑质朴的风格,体现了他对自然力量与原始生命力的崇尚,注重展现内在的精神气质与原始的生命力,塑造出具有质感和体量感的形象。在宏大叙事的同时,他融合了空灵、质朴、静谧的品格。常朝晖为全国十三届美展专门创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创作得益于善音乐父亲所带来的家庭艺术熏陶,天然与音乐有着相通的灵韵,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将曾经的“革命热土”沂蒙山区,在他笔下呈现出无比“接地气”的状态,他巧妙地将传统小青绿山水画法与西方早期风景画语言相融合,保留了青绿山水厚重悠远的精神气质,让观者能感受到千年传承的文化底蕴,融入西方绘画元素的鲜明光亮的色彩,与水墨语言有机结合,恬淡又生动地呈现出自然中繁荣的生活场景,真切反映出时代的脉搏,以独特视角展现沂蒙山区“新临沂”的风土人情,不仅是对时代精神的真诚讴歌,更满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当代青绿山水画坛带来一股洋溢着音乐气息的清新之风,代表了当代青绿山水画艺术的全新风貌。由父亲帮忙给作品命名《在希望的田野上》,质朴的温度更是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实现精神的灵动与升华,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境界。

常朝晖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局限于绘画领域,他更是以自己的作品为载体,传递着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态度和价值观。他让我们明白,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与自然对话,与内心对话,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的山水画作品展现出深厚的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以笔墨为语言,以构图为结构,以意境为灵魂,将音乐的熏陶产生的艺术素养与道禅思想融入每一个创作环节中,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充满哲理与诗意的山水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自然山川的壮美与灵动,更能感受到画家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将成为连接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人们心灵的桥梁,让更多的人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与哲学的深邃,引导我们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停下脚步,回归自然,探寻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不断探寻生命的真谛与宇宙的奥秘。

(文/张伟,山东美协理论艺委会委员,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秘书长)

空白图.png

空白图.png

(来源:搜狐@美术家官方网站)

画家简介

书画里的泉城㊷ | 常朝晖:用水墨描画济南,更表达对这座城的亲切感受

常朝晖,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常委,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韩国新罗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山东教育出版社艺术顾问。

  责任编辑:孙秀青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