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用作品传播红色革命精神的责任与担当——海晓龙:连环画《红色娘子军》创作谈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3-24 13:44:14

连环画《红色娘子军》由我和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美术学院院长张引教授共同创作完成。作品从题材选择、素材收集、采风写生,到创作实践,历时近两年的时间。作品获第八届海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金奖,并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

红色娘子军是深植于我们70后、80后童年的红色印记,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一群普通的女性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成为抗击侵略、保卫家园的重要力量。她们不仅是战士,更是母亲、妻子和姐妹,她们的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力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和传颂。正因如此,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常会感觉到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驱动我们完成这一红色历史题材的创作。

绘画作者:海晓龙、张引(合作)

作品名称:《红色娘子军》

画种:连环画

尺寸:25cm×50cm×8幅

创作时间:2024年

《红色娘子军》连环画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情境,以宽银幕式画幅、深沉的红色基调,形成八幅连续展开的宏大历史叙事。作品以水性综合材料为主,更便于画面的整体氛围营造与细节的深入表现。画面开篇最初借鉴的是老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授旗仪式场景,为避免画面过于影像化,最大可能的展现历史场景,我们多次前往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与红色娘子军成立大会遗址写生调研,最终确定以红色娘子军成立大会遗址作为整套连环画的开篇。画面以正面律的构图方式凸显了大会遗址的庄重与神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白云衬托下成为画面的焦点,丰富的肌理、变幻的光影让人不禁联想起那烽火岁月不朽的传奇。第五幅画面取材于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八名女战士不幸被俘的老照片,在狱中她们虽然受尽酷刑,但宁死不屈,无一人叛变、投降!这是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在支撑她们呢?这正是她们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坚信,她们内心充满希望的光芒。我们被这张老照片深深打动,在绘制过程中将背景的牢房改为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肩上,也照亮了每个人前行的方向。2014年红色娘子军最后一名老战士卢业香去世,虽然老一辈红色娘子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们的精神时刻鼓舞着人们,红色娘子军精神宛如巍峨屹立的五指山守护着海南人民。“斯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海南人民之荣光。”红色娘子军丰碑永驻!

深入了解美术史,我们就会发现一件优秀作品的产生,并不只是艺术家的个体行为,在其作品的背后总会有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支持。在《红色娘子军》连环画创作阶段,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阮江华率专家组到我院调研指导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工作,专家组对《红色娘子军》的创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邹立颖对连环画的选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很多具体的修改意见;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美院教授陈树中对作品给予高度肯定;中国连环画艺委会委员王东明为连环画创作提供了很多优秀案例及宝贵建议;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央美院科研处处长于洋教授提出要避免连环画过于依赖影视图像的现象,强调要深入生活,挖掘最为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连环画《红色娘子军》最终能顺利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并得到美术界及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是与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

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随着“架上连环画”概念的提出,人们正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连环画的外延和内涵。连环画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在新时代发挥出不可替代的美术育人功能。《红色娘子军》连环画创作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太多的辛勤汗水,但我们收获更多的是感动,我们被娘子军英勇无畏、坚韧不拔,为理想信念献身的精神所感动,也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艺术家用作品传播红色革命精神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创作作品,作品同时也在塑造我们的心灵!

文/海晓龙;来源: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画家简介

图片

海晓龙,艺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海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南省美协当代绘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康裕新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