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局——当代七人展
展览时间:
2025年4月01日-4月18日
展览地址:
石家庄市美术馆1/2/3展厅(石家庄市桥西区苑东街1号)
开幕式时间:
2025年4月08日上午10:00
研讨会时间:
2025年4月08日上午11:00
主办单位
石家庄市美术馆
《中国民族美术》杂志社
学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友情支持
北京大运祥和科技有限公司
柱石美术馆
汉风生和艺术设计工作室北京市鸿凯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前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可染先生在纵横比较中外绘画的种种同异之后,以十分自信的口气多次表示,墨法才是中国画的根本,是中国画自立于世界美术之林的法宝,中国画大宗师无不在墨法上力争上游。为了强调墨法的根本性,或本体性,李可染先生甚至自创了一个名词“墨玄”,用以表述他心目中墨法的至关重要、玄妙无穷、不可言喻。他还因此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墨天阁”(这也是他一生中用过的六个斋号的最后一个),在他看来,墨就是天,墨与天齐。这使我想到老子哲学以玄喻道,因道体不可言说,故强命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反对五色观物,认为五色令人目盲,反之,玄门恍惚而其中有精。后来唐代王维也倡导水墨为上,因为水墨以阴阳为运,所以能肇万物之性。二十世纪上半纪中西美术比较论战,黄宾虹认为西方绘画是科学,讲透视讲光学,中国绘画是玄学,根基在太极阴阳五行。李可染把墨和玄两字组合出一个新词“墨玄”,令人耳目一新,这是第一次有画家把墨法置于中国画本体论的地位,意义极其深远。
这是语言的自觉。这样的自觉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比如王维,比如董其昌,比如石涛,比如黄宾虹,但这样的自觉常常会被主题先行论、题材决定论等等更具有政治优势、意识形态优势和社会学优势的观念所干扰或抵消,并常常被冠以形式主义的帽子,似乎建立在对材料和工具的特性之上的艺术语言自觉是一种原罪,艺术家只能暗恋而不能表达。李可染也经历了从题材到主题到意境到图式到墨玄的认知几步跳,如果没有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的大环境,李可染可能也不会如此明确地亮出其“墨玄”观。
对于参加本次展事的七位画家而言,当他们进入美院学习中国画的阶段,正是李可染提出“墨玄”观之时,他们似乎天生的就没有受到主题先行论和题材决定论的影响,其实不然。因为有太多的宣传任务和政府主导的公共展事,人物画家总是无法逃脱主题与题材的强制而去尽心尽性地墨戏或戏墨,以墨玄为宗旨而开出自我的墨局。这也难怪,也无可奈何。但是,今天观众朋友们看到的七位画家—-袁武、殷会利、曹宝泉、王颖生、王晓辉、刘佳、秦嗣德—-可以说是这一罗网的“透网鳞”。他们的水墨人物画创作当然有主题,也有自己阶段性的题材,但是,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水墨画家身份,很早就为自己开一“墨局”,或浓或淡、或干或湿、或清或浑地在笔下的人物形象上恣意戏墨,把一个中国画家对于墨性的敏感和对于墨玄的颖悟,以他们熟稔的人物形象为载体,淋漓酣畅地泼洒到宣纸上,解衣磅礴,气交冲漠。袁武之凝如铸铁,殷会利之干裂秋风,曹宝泉之墨渖淋漓,王颖生之温润如玉,王晓辉之浑厚华滋,刘佳之色墨间离,秦嗣德之积墨如搨,七个画家,七套笔墨,七种墨趣。一种材质,绽放出七样墨花,展现出七般姿媚,表达出七种情性。
所谓艺术或艺术性,不是指主题的宏大深刻,题材的惊世骇俗,甚至感情的激烈平淡,这些都很重要,但都属于认知对象,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甚至科学相关,但无关乎美学和艺术。与美学和艺术相关的,是艺术家在驾驭其创作工具和材料时的自由程度。主题和题材只是艺术家与社会和时代联系的舟筏,以及与观众共鸣的接驳点,但真正撩拨人心而无可言说的,在感观上抚触、蹂躏甚至摇曳我们的东西,是语言运用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当然要同主题、题材、感情相结合。拿瓷器来比喻,既可以有紧密结合的胎釉关系(如清瓷和现代瓷),也可以有不那么紧密结合的胎釉关系(如宋瓷和元瓷),但是,釉色在胎体上的熔融、渗化、流淌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美好,无论是视觉的还是触觉的,那才是瓷器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因此,艺术是自由,准确地说,并非指艺术选择题材和表达主题的自由,而是指驾驭材质、工具和语言的自由,艺术美取决于其所达到的自由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墨局》展的七位画家,各逞其才,各适其性,以墨设局,以高度自觉的“墨玄”观,将水墨人物画的当代创作推进到不以形拘、不以物役而纯任墨戏的自由境界;尽管七位画家都背负着沉重的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的压力,他们不愿意在绘画中放弃这些知识分子的认知责任,但是,他们的这种“墨局”,比较起他们的前辈,是要自由多了。他们的画,有坚硬厚实的“胎”,但也有自由流淌的“釉”。我的序言不想揭示那些导向认知领域的“胎”(同一时代的人引发主题和题材的共鸣并不困难),而更多地想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每位画家不同墨趣的墨戏,从而体悟李可染四十年前在墨天阁的墨玄悟道—-不如此,不足与言中国画。
(文/王鲁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袁武作品欣赏
《庚子日记一一春光有限》230cm×400cm纸本设色
《庚子故事》创作年代:2022年作尺寸:400×200 cm x 2
《梁启超》300cm×200cm纸本设色
画家简介
袁武,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历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教授;北京画院执行院长,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亨受“国务院津贴”。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6、7、8、9届理事。现任中国美协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作品曾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第八届美展优秀奖,第九届美展银奖,第十届美展金奖。曾担任全国美展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中国画评委。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殷会利作品欣赏
《延安五老》240cm×230cm
《守望相助》200cm×500cm 2024
《清晨》110cm×240cm 2024
画家简介
殷会利,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民族美术》主编,国家民族画院名誉院长,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中宣部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美术家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画作品参加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被中国党史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收藏。主持“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一至五届作品展。发行多套邮票作品,包括中国和俄罗斯联合发行《马鹿》、中国和印度联合发行《白马寺与大菩提寺》、中国和伊朗联合发行《西安与伊斯法汗》等。
曹宝泉作品欣赏
《大地铁—-早高峰》之一,纸本水墨251cm×149cm.2025年
《大地铁—-早高峰》之二,纸本水墨251cm×149cm.2025年
《大地铁—-早高峰》之三,纸本水墨251cm×149cm.2025年
画家简介
曹宝泉,1982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今华北理工大学)陶瓷美术专业,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先后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研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展览,出版有《曹宝泉作品》(上下卷)、《21世纪优秀艺术家作品集·曹宝泉卷》《画品丛书·曹宝泉篇》《大意之象·曹宝泉戏墨集》《心路历程——21世界水墨艺术家创作探究系列·曹宝泉卷》《人体素描教学研究五讲》《高校名师教学·曹宝泉古典写意人物画研究》。先后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美术》《中国艺术》《画刊》等国内多家专业学术杂志及多家网络微信平台作专题介绍。
王颖生作品欣赏
《龙门》纸本水墨320cm×120cm×3,2024
画家简介
王颖生,1963年出生于河南沈丘,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
作品曾参加6、7、8、9、10、11、12届全国美展,8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9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十届全国美展铜奖、11届全国美展金奖、十二届全国美展铜奖并出版画册专著多部,《华严寺善化寺灵岩寺三寺壁画再造》获第29届《金牛杯》美术图书金奖,《规范与延革》获国家出版基金奖。
王晓辉作品欣赏
《丽日佳人》240cm×610cm纸本设色2011年
《写湘记》14cm×22cm×42,2024年
《马头琴声》263cm×796cm2025年
画家简介
王晓辉,别署清晖。1982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今华北理工大学美术学院),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1993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部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创作高级研修班,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曾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正月跑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战争日记》获“和平的礼赞”纪念反法西期战争胜利50周年世界美术大展金奖;《太行秋阳》入选百年中国画展;《父老乡亲》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人物卷。出版:《CAF——水墨正当时》《微水墨——现代水墨人物作品集》《大写意——传统古典写意人物作品集》等专著二十余部。
刘佳作品欣赏
刘佳 《憩》 240cm×175cm 2024年
刘佳 《车间》 240cm×175cm 2024年
刘佳《中国好人》45cmx39cmx12,2024年
画家简介
刘佳,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泰国西那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红船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等展览。先后举办“刘佳中国画小品展”,“江苏省国画院系列学术邀请展——刘佳中国画作品展”,“文化惠民一一刘佳中国面作品展”,“纪疫一一刘佳中国画实录展”,“追寻墨痕-刘佳绘画作品展”,“风华肖像--刘佳绘画作品展”,鲁迅会客厅—刘佳水墨肖像作品展。
出版《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刘佳卷》《大家讲堂一一刘佳国画人物》《当代美术家丛书一—刘佳》《走进画家一一刘佳》《当代中国水墨图像档案画家卷——刘佳》等专著。
秦嗣德作品欣赏
《逝去的村庄》248cm×177cm纸本设色
《干枯的河床》248cmx387cm纸本水墨2020年作
《凝视》260cm×400cm
画家简介
秦嗣德,1968年出生于山东日照,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中央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画院研究员。
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泰国格乐大学特聘教授、艺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协举办的第八届、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单项展并有获奖;在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及全国多个地区举办个展、联展。在巜美术》、《美术研究》、《中国画》、《美术观察》、《中国书画》等艺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作品。中国画《青果》、《白裤瑶的春天》、《厚土》、《西北乡民》等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内蒙古美术馆、美国华人商会等多家美术馆及私人收藏。出版《并行一一秦嗣徳现代水墨个案研究》、《水墨乡土一一秦嗣德水墨作品集》、《当代美术学院名家教学个案》秦嗣德写意人物画范例,《云淡风轻一一秦嗣德古典写意人物作品集》等多部个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