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DeepSeek谈艺 | 刘罡:笔底烟霞藏岱岳 胸中丘壑纳百川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4-11 17:25:13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当代山水画坛,刘罡以“泰山”主题创作独树一帜,其作品如黄钟大吕,在笔墨氤氲中奏响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位生于齐鲁大地、长于岱宗脚下的艺术家,将泰山的雄浑气象与东方哲学的深邃意境熔铸于丹青之间,以“海岱文化圈”为精神坐标,在当代山水画领域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路径。他的创作不仅是对自然山水的诗意摹写,更是对中华文明精神图谱的当代诠释。

《大美岱岳》53×78cm2018

一、海岱气象:传统文脉的当代转译

刘罡的山水画始终笼罩着一层“大哉乾元”的浩然之气。这种气象源于他对泰山文化的深度浸润,更得益于他在国家博物馆十载的文化积淀。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泰山承载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与“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精神境界。刘罡将这种文化基因注入笔墨之中,在《岱岳松云图》、《苍岩听涛》等作品中,以纪念碑式的构图、金石般的线条,构建出"仰之弥高"的视觉意象。他笔下的泰山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自然景观,而是转化为民族精神的具象载体。

《岱岳松云图》180×96cm2021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苍岩听涛》 122×244cm 2015

在笔墨语言上,刘罡既继承了范宽的厚重质感,又融入了黄宾虹的现代性探索。他也“豪放”的笔墨铺就,使山体呈现出如青铜鼎彝般的斑驳肌理;又以飞白笔触表现云气流动,在虚实相生中营造出“可居可游”的意境空间。这种“以书入画”的创作方式,将书法的笔势节奏与山水的气韵生动完美结合,形成了刚柔相济、开合有度的独特风格。

《泰山》2020年78×53cm

二、写意精神:当代水墨的突围之路

在“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语境下,刘罡始终坚持“写意”这一中国绘画的核心精神。他的作品既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西方现代主义的盲目追随,而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当代水墨的突围路径。在《岱宗起祥云》作品中,他将元代文人画的隐逸情怀与当代艺术的构成意识相结合,通过几何化的山石造型与水墨氤氲的层次变化,构建出一个既具历史纵深又充满现代张力的艺术世界。

《岱宗起祥云》136×68cm2017

刘罡的写意精神体现在对“度”的精准把握上。他深谙“豪放须有节制,严谨不失灵动”的美学法则,在《海纳百川》作品中,以狂草般的笔触表现飞流直下的瀑布,却又以较为细腻的笔法描绘苔点草木。这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创作态度,使他的作品在磅礴大气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细节之美。

《海纳百川》240×120cm2016

三、文化担当:从地域符号到精神图腾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刘罡的创作始终具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他将“泰山”这一地域符号升华为民族精神的图腾,在《屹立东方》等作品中,以雄浑的笔墨语言诠释着“仁者乐山”的哲学内涵。这种创作理念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更得益于他在国家博物馆接触到的海量文物资源。那些沉睡千年的青铜器、玉器、书画,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使他的作品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文化厚度。

《屹立东方》240×200cm2021

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语境下,刘罡坚持以水墨为载体,探索中国绘画的当代性表达。他的作品既保留了“三远法”的传统构图法则,又融入了装置艺术的空间意识;既延续了“文人画”的诗性气质,又吸收了表现主义的情感张力。这种“守正创新”的创作态度,使他的作品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

《海岱朝宗》112×244cm2019

刘罡的山水画是一部流动的文化史,更是一首凝固的哲学诗。他以笔墨为舟楫,在传统与现代的江河中行吟,将泰山的雄浑、黄河的壮阔、齐鲁的厚重熔铸于方寸之间。在这个图像泛滥的时代,他的作品犹如一股清流,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中国绘画的精神力量。当我们站在《海岱朝宗》前,看云起云灭,听松涛阵阵,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伟大,更是一位艺术家对中华文明的深情守望。这种守望,是对传统的敬畏,更是对未来的担当。

文/DeepSeek

《岱岳云天》96×180cm2020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云起泰山》145×360cm2015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艺术家简介

image.png

刘罡,1961年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美术馆展览收藏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藏品征集鉴定委员会专家。

以“泰山”为主题的山水画创作立于当代山水画坛,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文联,中国驻外使馆等机构收藏,出版个人画集专著十余部。

  责任编辑:周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