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南·西北”——张秋桔新疆山水画作品援疆成果汇报展的第一展厅,张秋桔的作品《戈壁新颜》如同一幅流动的地质诗篇,赭石与石青在宣纸上交织出西域的炽烈与神秘,瞬间抓住观者的目光。
昆仑山粗犷的斧劈皴间,一丝若有若无的青绿氤氲悄然晕染——那是福建山水特有的墨韵,正与新疆戈壁的苍劲肌理深情对话,诉说着跨越千里的文化交融。
展览现场,李南轩摄
《戈壁新颜》的生命密码
2024年6月23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评选结果揭晓,张秋桔的《戈壁新颜》凭借独特的艺术语言成功入选。
“站在戈壁滩上,掌心的矿石温润得像刚从水里捞起,这让我震惊。”谈及创作初衷,张秋桔的眼神仍透着初见时的激动,“拨开表层的灰土,底下是彩色的泥土,就像大地藏着未醒的生机。如果给这里一滴水,它可能会是草原、森林,甚至城市,戈壁滩不是死寂的,它的脉搏藏在每一块温润的石头里,在石油、矿产的涌动中,在特高压变电站的银线间。”画面右角的±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作为全球技术领先的现代设施,被他以细腻的笔触融入传统山水,成为“传统笔墨与时代印记对话”的具象表达。
为了呈现戈壁的“生命感”,张秋桔以红色、绿色为主基调,用流水般的曲线勾勒戈壁纹理,既呼应着矿石的温润质感,又暗合福建水墨画中“水晕墨章”的韵律。“砂岩的赭红、玛瑙的绛紫、雪水的青白……戈壁的千万种色彩,都是自然赋予的创作密码。”他说,这种色彩碰撞并非刻意求新,而是源于戈壁给予的真实感动。
技法的突破助力文化身份的双重书写。作为援疆干部,张秋桔将漳州诏安“书画之乡”的文脉基因注入西北大地,让闽派山水的细腻与新疆地貌的雄浑在宣纸上共生。“我想告诉观者,戈壁有自己的心跳,而我的画笔,只是解开它生命密码的一把钥匙。”他说,画中的每一道皴法、每一块色彩,都是东南与西北的对话,是传统与现代的和鸣。
图为张秋桔在现场致辞。李南轩摄
“书画之乡”的基因烙印
“画画是小时候就有的兴趣,诏安的书画传统像空气一样浸润着我。”张秋桔回忆道,那时就想着以后要考美术院校,把这份热爱变成专业。1993年从泉州师范美术系毕业后,张秋桔回到家乡成为乡村教师,搁置画笔近十年。直至2002年受洪惠镇点拨:“青绿山水少有人碰,年轻人若能突破,或许能补上传统的空缺。”从此,他重拾对山水画的初心,踏上了探索“新青绿山水”的道路。
彼时诏安画坛鲜有人涉足青绿山水,张秋桔只能独自摸索。2005年春节前,朋友求画的契机让他灵光乍现,“我试着用勾线填色、分染的方式表现闽地山水,没想到出来的效果通透灵动,完全跳出了传统工笔的刻板印象。”这幅意外成功的作品,成为他“新青绿山水”风格的起点。此后,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逐渐在画坛崭露头角。
谈及诏安艺术家前辈的影响,张秋桔坦言,清代画家如沈瑶池、谢琯樵的笔墨意趣,近代沈福文的色彩张力,沈耀初的大写意精神,让他深刻理解“艺术需扎根文化土壤”的真谛,也为他日后不断创新突破的养分。
如今,从诏安书画院到漳州画院,再到福建省画院,张秋桔的职业轨迹印证着“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始终相信,只有不断创作、充实自己,才能让外界看到你的坚持。”诏安赋予他的,不仅是技法的启蒙,更是一种“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
“多重角色”的行业担当
如今,张秋桔更是身兼多职,担任福建省画院院委、培训交流部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他努力将行业贡献渗透在多个维度。
作为福建省文联选派的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张秋桔在新疆的一年半里,草行露宿、跋山涉水,以水墨丹青勾勒西域壮丽山河,创作了《戈壁新颜》《丹霞秋意》《江布拉克晴雪图》等120余幅作品,充分展现新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
此外,张秋桔还创办了“庭州翰墨”山水画研修班,招收40多位学员,他邀请“闽疆”两地山水画大家和理论家到昌吉进行互动交流,多次带领学生外出写生,助力当地美术人才成长,三位学员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成为闽疆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
即将出版的《山水画技法解析・新疆》,系统梳理了新疆山水画的历史脉络与技法传承,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教学空白。昌吉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亮对此表示,张秋桔以传统技法的当代演绎和突破性探索,以及对写生观察与意象重构的辩证思维,为新疆山水画样式的构建提供了启示性的路径和方法。
精美作品吸引书画爱好者驻足观赏。李南轩摄
在传统根系上生长出时代枝叶
从福建的青绿山水到新疆的雪山戈壁,张秋桔的画笔始终深植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基因。“道家的自然观、禅宗的空灵意,早已融入笔墨肌理。”他坦言,这种文化根系既是突破地域界限的底气,也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精神纽带。
“闽派艺术的繁荣,在于千万个‘点’的汇聚——每个画家深耕自己的领域,才能形成鲜明的‘面’。”谈及未来规划,张秋桔透露,接下来将聚焦“海洋文化”与“福建建筑”题材,尝试用传统工笔山水技法表现闽南古厝的燕尾脊、福州三坊七巷的砖雕等特色建筑,让地域符号成为闽派艺术的新标识。
“艺术家的担当,是让传统在时代语境中生长。”张秋桔表示,无论是新疆的戈壁新颜,还是未来的闽海风情,当艺术家将个人风格的探索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将地域艺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便能在历史的坐标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从东南到西北,从青绿山水到多元探索,张秋桔的创作轨迹不仅标注着个人艺术的坐标,更勾勒出当代闽派画家在文化自信中的前行路径——在传统的深根上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繁茂枝叶。
(来源:中新网福建)
画家简介
张秋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福建省画院培训交流部主任
福建省青年画院副院长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