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国潮热的椰风里,在褪色的军旅相册中,一段跨越四十余载的战友深情,如同一幅晕染着岁月沉香的水墨长卷,在时光的褶皱里悄然绽放。原南海舰队38212部队潜水分队老教导员朱夕文的夫人张干事,已八旬高龄仍执着于手机屏幕前的每一次点赞、每一段长文回复,用慈母般的目光注视着当年那个小战士潜水员郑忠,如何在人生的沧海中淬炼成钢,又在艺术的孤峰上攀出云霞万丈。
2021年10月原南海舰队政治部干事张惠卿设家宴款待来访的当年潜水分队战士郑忠。
千里一室:指尖流淌的战友情
刚收到张干事回信:“恭喜收藏量破千!已收藏。”2025年某个深夜,张干事戴着老花镜,在郑忠的公众号“郑忠谈艺录之七十七在先锋与传统的量子纠缠中重构东方艺术精神”下敲出这行字时,窗外的月光正洒在她珍藏的南海舰队战友合影上。这位曾随军辗转二十余年的政治部干事,将对战士的牵挂化作数字时代的星辰——从郑忠分享的军旅回忆到艺术创作手记,从母校南通大学的访谈录到画展纪实,她总是在第一时间细细品读,留下工整如楷书般的感言。就像老师给学生作业写下的评语,语重心长,令人回味。
当郑忠感慨“战友群如石沉大海”时,张干事的回复却总带着温度:“我们一老一小挺投缘的。”这话语背后,是凌晨三点手机屏幕的微光里,老人逐字推敲的认真;是看到“坚持晨练46年”时,想起南海晨雾中潜水员列队的会心一笑,更是读到“艺术创作更需要军人的坚韧”时,眼角泛起的热意。
丹青之路:从浪花白到水墨韵
“有你真情的地方,从绘画中看到退伍潜水员的特质。”山东工艺美院姜教授的这句评价,恰似解开郑忠艺术密码的钥匙。当张干事读到访谈中郑忠回忆母校恩师时,仿佛看见当年那个浑身海腥味的年轻战士,如何在军营里那张三条腿的小工具桌上如饥似渴学习,又如何在南海诸岛执行任务时画速写、描摹战友们的轮廓。
这位经历过惊涛骇浪的老兵,将潜水员的特质融入笔墨:深海般的画面留白里,藏着军人特有的克制;突然迸发的浓烈色彩,一如潜水员出水时瞬间眩目的天光震颤。而张干事总能读懂这些隐秘的海底旅程,在她看来,那些被收藏千次的画作,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体验?
孟母遗风:润物无声育英才
“您才是真正的领导,国家的栋梁!”面对郑忠的敬称,张干事的谦逊里透着老一辈革命者的风骨。这位培养出大学党委书记、博导的母亲,把“孟母三迁”的智慧化作战友间的薪火相传——她从不直接说教,却在讨论画作时不经意提起:“动静结合就像潜水员的动静转换”;朱老教导员的言传身教,让小战士郑忠用一生来践行。“累败累战,永不言弃。”步兵一次体检“合普”,水兵两次体检“合水”,潜水员四次体检通过才能“合潜”,还要经过魔鬼式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潜水员。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傲岸自信,盖全世界一流的艺术家中几人有这样的生命历练?
在郑忠艺术展的请柬上,张干事的赠言永远只有“战友”二字。这简单的称谓,承载着超越年龄与阶层的理解:她懂他画布上的惊涛骇浪源自南海的深潜记忆,明了他笔锋的遒劲来自军旅锻造的傲骨,更欣慰于那个曾经的小兵,终将钢铁战士的坚韧化作了水墨丹青的魂魄。
当并不年轻的艺术家在画室凝视南海老照片时,千里之外的老人正将他的新作设成手机壁纸。四十年前舰队码头的送别,化作数字时代永不消逝的电波。这穿越时空的对话里,有人民军队“官兵一致”传统的赓续,有中华文化“以文养德”的传承,更有一位老兵母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不必言说,却早已浸透在每幅画的留白处,闪烁在每条深夜回复的光标里。
2023年6月20日原南海舰队司令部办公室主任温治铭大校在广东大厦为战友郑忠庆生,张干事与原潜水中队政委刘锡林、好友大雄一起参加。
1980榆林军港下潜中的潜水员郑忠
当年的小战士郑忠
离开部队三十多年后,当年的小战士郑忠第一次到广州老教导员寓所看望二老,聆听教诲。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正是部队这所大学校领导们对小战士郑忠的大爱、培养,大海怀抱的淬炼与滋养,潜水员特有的生命体验,在退役二十六年后经历了兵、学、工、商、艺的嬗变,郑忠的彩墨画《海韵系列》应运而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感谢张干事!感谢潜水分队全体官兵的陪伴。
海韵系列之一
尺寸:138x34.5cm
材料:宣纸、彩墨
创作年代:2024
备注:荣获东京2024·第十七届国际书画大赏展“国际艺术奖”
海韵系列之二
尺寸:198x97cm
材料:宣纸、彩墨
创作年代:2023
备注:2024第十一届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
新华社《收藏投资导刊》遴选郑忠彩墨画《海韵系列》作封面。
主办方用《海韵系列》作“郑忠水墨画展”的海报。
(文/郑忠,来源:新意象水墨)
艺术家简介
郑忠,1962年生于江苏海安,1979-1985年为海军南海舰队潜水员,1988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1997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美术名家”隆重推介。1998年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吴冠中自传《生命的风景》遴选郑忠作品做封面,2002年为南通市档案局审定为南通历史上第144位历史文化名人。
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会员,香港画院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会分会理事,北京中投文化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