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对话陈永生丨与嵩山的未竟之约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7-05 11:49:56

面对近些年世界的纷扰与喧嚣,想必不少人也会感到艺术的“无用”。只是,无论这个世界奔向何种境地,艺术依然会在。一些无用的思考也依然被需要。就当是在如今晦暗的现实之下,一次充满无力感的无为之为。让我们一起安静下来,找出一个角度,整理一些或许无关紧要的思考,记录下来。仅此无它。

图片

林虑山之夏

100cmx80cm

布面油画

2023

一个艺术家身处的地缘环境,不可避免的会对其创作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而这种在地性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会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作品中?它在为艺术创作提供养分的同时,是否也形成了某种限制?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在地性是否就意味着牺牲开放性与多元性?又或者,越是在扁平化、通识化的时代,艺术的在地性愈发可以显示出其特异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漫艺术设置了一个线上调查采访。艺术家陈永生老师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经验给出了他的答案。

图片

精心潭

30cmx200cm

布面油画

2024

陈永生:嵩山,也许再画十年二十年。

漫艺术:您的创作所在地在哪里?

陈永生嵩山。

漫艺术:您有过在不同的地域长期生活和创作的经验吗?

陈永生:在宋庄住过几年,同时嵩山两地跑。不太习惯。在嵩山时想着宋庄的工作室,在宋庄想着嵩山的工作室。所以无论在宋庄还是在嵩山都是在画嵩山,在嵩山时开门便是山,每天睁眼就能观赏到不同的嵩山、没事去山里转,嵩山时刻溶在心里,创作上非常方便。在宋庄时,心里一直想着嵩山,有点像热恋中的情侣突然被分开了。彼此间有无限的想念,同时创作上就会抓住嵩山给我特有的一些场景来进行创作。

漫艺术:您的艺术创作和您现在所处的地域(文化、经济、历史、地域性格等)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显性关联或隐性关联)?

陈永生:关联是有的。嵩山是五岳之中岳,是世界地质遗产。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以嵩山为母题进行艺术创作与之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图片

老马幽潭

220cmx200cm

布面油画

2022

漫艺术:您出生和成长的故乡和您后来的艺术创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显性关联或隐性关联)?

陈永生:没有直接的关联,我出生于安徽的巢湖市鱼米之乡,山清水秀,而中岳嵩山毕尽是名山皇家气象。一般不可与之同语。

漫艺术:如果有关联,您会在作品中有意识地深化它吗?或者您会有意识地弱化或者试图消除这种关联吗?原因是什么?

陈永生:当然还是有着某种关联,嵩山缺水,而巢湖水多,所以我的创作中水的成分常常在画面中显现。嵩山是石头山雨后的水会迅速流走。所以下雨人家是往家跑。我是往外跑,青雨中的山石、青烟、瀑布、小溪……

图片

少室若莲

260cmx220cm

布面油画

2014

漫艺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这种在地性的经验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持续的给养?还是一种无形的限制?

陈永生:对我来说是持续的给养,一年四季的更送,白天与黑夜的变化,都会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漫艺术:您经常旅行吗?新的地域经验会对您的艺术创作产生影响吗?

陈永生:以前常旅行,每到异城它乡都会产生一些新的艺术尝试,也常常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会不自觉地用在创作中。

漫艺术:简单介绍一下您当下的创作情况。

陈永生:自2010年以来,我一直以嵩山为主题进行了大量的写生与创作,本来想用十年来完成嵩山的一系列作品,现在看来也许再画十年二十年。

图片

粉色秘境

100cmx100cm

布面油画

2023

永生的宝石谷

嵩山没有“宝石谷”这个地名,亦没有色彩纯净的宝石,它是陈永生一幅画作的题名。

《宝石谷》来自画家的主观臆想,是摹绘嵩山已久“看山不是山”的自然流变,是将原本于山谷中静默已久的普通山石,异化或神化的结果。

图片

宝石谷

260cmx450cm

布面油画

2018

久居山林写生,陈永生逆向西西弗斯神话思维,不往山上推石头,而是不断从山上往下搬运石头,置放画室里外,落地为安。这些看似普通实则存活数十亿年并不普通的山石,成为画家意念中的情绪各异的表情包。

拿《宝石谷》引题,用以展名,颇有“在地化、在人化”意涵,亦复趣味。

图片

寒山闻瀑

300cmx200cm

布面油画

2018

假若,以鲲鹏视野俯瞰九州大地,偌大嵩山不过是太室、少室两颗宝石的镶嵌,东西顾盼于大河之南,守望华夏历史的流变抟合,生成无数文明的宝石,构建中国文明色彩斑斓的永固基石。

倘若以画家视野,伫立“三沟三岭环山”处的雷家沟,仰视放眼太室、少室两山,看山、看水、看草偶尔一览村姑临溪戏水之妖娆背影,追忆曾经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攫取久违的“青春律动”,留存过去强说烦恼的烦恼,淡化现世的烦恼。

居山画画,或许是最好不过的精神出口。

图片

冬之祭

200cmx180cmx5

布面油画

2020

每至永生山居画室,设若种种异想,比对犁面沟、太子沟、雷家沟,沟沟都有艺术者扎村“艺术”实践近况,独独画嵩山者,永生是也。

古今复盘扭转时空,推前至公元713年,另有一人,独画嵩山:卢鸿一(亦称卢鸿)。其隐居太室东端悬练峰,凭借《草堂十志图》(亦称《嵩山十志图)、诗文《嵩山十志》,活生生将“诗、书、画”三者完美演绎一处,范例了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初始,顺便落得“隐逸文化”高士的美誉。

图片

西山胜境

160cmx200cmx2

布面油画

2018

永生自2012年,拔俗择居太室西端雷家沟,轻松自在地写生,力微任重地搬石头,久而久之画出和李公麟摹绘鸿一《嵩山十志图》不一样的“新嵩山图景”,生生将巍巍硬朗的嵩山,绘出峻秀斑斓的“宝石花”,如花一般色彩渲染了似山非山的嵩岳图景,画家的主观浪漫别样了山水、焕然了山水。纵然如是,知嵩山者,一眼可见其即嵩山。

布衣者卢鸿、布衣者永生、布衣者我等,举凡拔俗一世也罢、脱尘一时也好,唯有嵩岳可以接迎神祇,凡人可以化羽成仙的古老叙事,可供“滋养”艺术。

斯地的山峰、深谷、溪流、林木、石头乃至禽禽兽兽、鸟鸟虫虫、花花草草都很别样,不过别样的生成,来自久居后的另眼相看。

同样别样的《宝石谷》,乃至前后十余年其他永生的画作,择集于雷家沟村画室,展期三天或七天,等待山外来者,看山、看画、看人顺便抱走一二“宝石花”,返城余暇,借故“拔俗脱尘”练习,怀拥宝石、卧游山水,试试能否:一晌贪欢复贪欢。

(文/齐岸民,2025.6.15)

陈永生作品欣赏

图片

雪飘飘

180cmx110cm

布面油画

2022

图片

水亦寒

130cmx89cm

布面油画

2022

图片

花动春山

50cmx200cm

布面油画

2025

图片

少室叠翠

100cmx150cm

布面油画

2021

图片

千重山

30cmx200cm

布面油画

2024

图片

嵩影

80cmx230cm

布面油画

2024

图片

溪山晚照

100cmx100cm

布面油画

2022

图片

少室烟霞

80cmx120cm

布面油画

2022

图片

夏山

130cmx90cm

布面油画

2022

图片

九朵莲花山

50cmx200cm

布面油画

2022

图片

鹊华

160cmx200cmx3

布面油画

2018

(来源:漫艺术)

画家简介

“宝石谷——陈永生作品展”今日在河南登封开展

陈永生,1967年7月出生。祖籍安徽巢湖市,现居嵩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油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国际交流学会理事、嵩山画院副院长。

个展:

2022年何处是我乡郑州

2022年隐山之人深圳

2020年静观默照陈永生作品展嵩山

2019年月明直见嵩山雪洛阳北岸空间

2017年开门见山陈永生作品展郑州大观当代

2015年嵩山陈永生作品展郑州飞白视觉

群展:

2019年首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吉林

2015年2015“岳麓”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写生创作研究展湖南长沙

2012年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河南省美术馆

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北艺术馆

2007年首届中国青年百人油画展上海美术馆

2006年“无尽江山”南北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广东省美术馆

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选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责任编辑:徐智勇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