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从“锻铸”到“心象”——砂金油画笔触里的力量共振与精神锻造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7-07 13:56:02

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说:“我就是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默默的、但是画出来的画,像锤子一样在泥土里面砸出坑的艺术家……”。一个艺术家能够如此袒露自己的创作心路轨迹,是何等的坦荡与自信,这种意识的存在与形成,无疑是一种强调艺术创作中精神内核与形式语言双重锤炼的创作理念所呈现的意志。它既包含对传统技法的深度传承,又体现出了艺术家通过个性化表达实现风格的凝练与升华。基于此,这也促使我对砂金的作品有了更新的进一步认识,当我们面对其作品时,显然,它给予我们是一种力量的存在体验,仿佛注入我们身体内有种气之贯通的能量在波动,自然而然地随之作品而振奋起来。通过逐幅欣赏,看那“锻铸”般的形制结构样式,看上去真是有一种被锤炼的视觉美感,在那斑驳的笔触之间,随形而渐趋推晕的厚重色彩基调上,让画面的份量感突显十足,使得每幅作品都充满了力量美感的视觉冲击表现张力。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叩击心灵发自本能表达欲望所带来的精神享受。看似画家仅仅是手持一支画笔在那里作画,但你殊不知,此时的画家心理却是在与色彩及画幅界面进行着对话与交流,一定是处在一种非常默契的情感交融状态之中,每一笔都敲击着艺术家心底深处最深为敏感的神经细胞。这种互动交融的关系,是无需添加任何杂念的直接自然流露,已是完全排斥掉了那些外在的程式化模式,一心专注于艺术心路的归途,寻找着心中那份最真实的自我,这种感觉是最爽快的情绪宣泄,看那状态,一定是非常洒脱的人生之体验。

图片

《坡上老屋》

40cm×35cm布面油画

2025年

从形式风格的自觉选择与构建方面来看,艺术家在对形式元素的锤炼中,并不是被动接受既有的形式,而是主动地、刻意地思考与选取、提炼与己心智相符合的理念。这种锤炼过程是反复的、精心求实才会有的精神品质,它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执着,目的是寻找最能表达内在意蕴的形式样态。在这种具有“锻铸”式的个人风格的体系中,这种形式不仅指表面的视觉效果,更是指支撑这些视觉效果的内在结构逻辑,也就是我们感知到的画面形态构成、色彩组合、笔触韵味等。这种近乎是采用一种膨胀式的构图,更显其画幅所呈现出的视觉感知张力,在被表现撑满画面的所有物象景致中,各个都显现出一种金属锻造的属性意味,以其厚重沉稳的微妙对比色调,打破了古板的传统焦点式透视,采用散点错落构成的样式,却又不失自然形态基本要素。在这种被抽象化了的具象景致中,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莫测的深邃意境。使得画面意趋有一种庄重的静默感。这种看似趋于“锻铸”般的样态形式语言意味着风格的成熟和稳定。已成为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符号”或“指纹”样式,具有强烈的辨识度,让人一看即知作者是何许人也。

图片

《秋》

80cm×85cm布面油画

2024年

从表现意识透悟整个作品,我们在砂金的作品中看得出,这种以锻铸之锤式的形式风格的理念中,形式已不再是内容的依附或包装,它本身就是表现的核心。艺术家深信特定的形式表达本身就能直接承载情感、观念或精神的力量,这具有独立的美学意义和表现力。不难看出,这种形式风格的锻造,是源于艺术家强烈的愿望和内在的表达冲动。它不是为形式而形式,而是借助于艺术家经过悉心熟虑所选择的一种形式表达,来服务于某种特定的内在诉求,这或许就包括了:情感的、思辨的、社会的、信仰的,以及纯粹的审美体验等等。对于艺术家来说,表现意识永远是先导,以驱动着对形式的探索与创新。对于这种意图的指向性,艺术家自身有着清晰的自我认知。对于“锻铸”形式而言,“锻””是一种精炼、是严谨的一面;而“铸”则是熔融、定型、是赋予生命的一面。这种内在意图通过有意识的形式选择得以物化。在锻造过程的意识交融中,艺术家有着清晰的辨别意识,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得到了充分的辩证统一,此时在心中就已形成了所预期的定数。那么这一锤,便是艺术家集合了一生之力,把毕生情感全部倾注于对艺术的那份执着,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他人的模样,正如同画家自己所说的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通路,这会更好走”。这或许就是艺术家将无意识的视觉认知转化为有风格辨识度的充分体现。“锻铸”风格的绘画意识最终指向艺术家的精神修炼与形式创新,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既需沉潜于传统文脉,又需直面当代文化语境,则方能实现中得心源、天人合一的创作最佳理想境界。

图片

《夕阳》

40cm×35cm布面油画

2024年

总之,好的作品,总是能够给予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满足,有如在疲惫乏力状态下而走进艺术展厅,通过一番洗礼,出来后立马就有一种气脉贯通之力的感觉,这就是一种超越单件作品的整体性艺术能量共振的结果,它是与作品间的对话关系形成的气场效应所致。真正的杰作不仅是视觉的对象,更是能量的导体。通览砂金的作品,恰恰能给予我们这种在精神层面产生一定共振,在那力量的笔触痕迹下,使我们感受到有一种深沉而持久、涌动而喷薄的力量在驱动着我们思维的快速发散,有幸让我们也像艺术家那样,即便是面对一幅静止的画面时,但永远会是一个动态的存在。

文/包青林,2025.07.06于北京)

《夕色》40×30cm布面油画

c66591a7c7c97b8681876731eccef1c.png

《夕照》40×30cm布面油画

c66591a7c7c97b8681876731eccef1c.png

《小梨花》40×30cm布面油画

c66591a7c7c97b8681876731eccef1c.png

《早春》60×40cm布面油画

c66591a7c7c97b8681876731eccef1c.png

《有树的院子》80×60cm布面油画

c66591a7c7c97b8681876731eccef1c.png

画家简介

【DeepSeek谈艺】砂金·油画 | 在色彩的秘境里与时光深情对谈

砂金(胡沙金),1955年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蒙古族,现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油画专业委员会委员、特聘研究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四届油画艺委会委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周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