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DeepSeek谈艺】魏广君 | 以金石笔墨续文脉,融古今意趣铸新魂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7-10 15:19:51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魏广君以诗书画印“四全”的综合素养独树一帜。他的书法与篆刻既深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沃土,又以突破性的艺术语言构建起独特的视觉体系,成为传统文脉在当代创造性转化的典范。

《夜坐偶咏》68cmx36cm

魏广君的书法始终坚守着篆籀笔意的精神内核,将碑刻的雄浑与帖学的灵动熔铸为一,形成“碑帖结合”的综合性格调。他深谙“造型即意趣”的艺术法则,通过点划间的大小长短、浓淡枯湿对比,构建出强烈的视觉张力。这种对构成关系的精妙把握,既延续了汉字书法的本体特性,又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感——正如评论家所言,其书法“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在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效果间达成了完美平衡。更难得的是,书法中那份由国学修养淬炼而成的“文气”,使其笔墨超越了单纯的技法展示,成为艺术家精神气度的自然流露。

《大匠之门》紫砂 10cm 2017年

篆刻艺术是魏广君打通传统与现代的关键支点。他的治印深谙“汉骨魏魂”之道,白文印取法汉满白文的雄浑,线条如铁索横江,却能在密不透风的布局中巧妙留红,形成“疏可走马”的透气感;朱文印则借鉴秦篆的灵动,将婉曲线条赋予雄强力度,呈现“端庄杂流丽”的美学特质。其刀法更是突破常规,冲切并用间,故意保留的“燕尾”与毛刺,让粗壮线条焕发生机,恰如《书谱》“带燥方润”的艺术妙境。这种“杀伐气”与“书卷气”的并存,既彰显了中原文化的厚重底色,又暗合现代艺术的视觉张力理论。

《金石寿》寿山石 3x3x15cm 2015年

深厚的学术背景,让魏广君的艺术创作始终贯穿着理性思考。他将《周易》“穷则变”的辩证思维融入实践,在篆刻中试验石、陶、瓷等多元材质,在书法中探索笔墨与各种材料的融合可能。这种探索绝非盲目创新,而是建立在对印史“太朴”“融糅”“典则”“化构”四期演进的深刻认知之上,如同他对金碧山水的技术突破,其书法篆刻的每一处变革都有着清晰的文脉逻辑。

《临金文》65x55cm 2023年

从艺术精神来看,魏广君的书法与篆刻始终围绕“雅”与“变”展开。“雅”是对传统文人品格的坚守,无论是书法中的书卷气,还是篆刻里的金石味,都传递着士大夫的精神气度;“变”则是对时代语境的回应,通过“飘浮”“辉映”等现代视觉理念,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坚守与突破的辩证统一,使其作品既成为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又成为当代文化自信的铿锵回响。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无量佛》136x68cm 2014年

空白图.png

《还空》136x68cm 2014年

空白图.png

《性乃迁》 136x68cm 2014年

空白图.png

图片

《妙欲》寿山石2cm×1.5cm2013年

空白图.png

图片

《笔底日月长》寿山石6x6cm2017年

空白图.png

图片

《半水书屋》寿山石4cm×4cm2017年


艺术家简介

魏广君,1964年生,河南信阳人,现任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所长,京华印社社长,一级美术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尹子怡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