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座谈会现场
二十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可谓是大师云集: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陈少梅、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石鲁、赵望云、关山月、黄胄等等,这些艺术大师的名字在中国的美术星空闪耀至今熠熠生辉!
吴昌硕花鸟画作品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术历史发展时期,基本上是两大艺术流派的存在,即以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为代表的留学西欧的艺术家,我们可以视其为“革新派”,他们以美术院校作为从事艺术实践的主要策源地;而另一艺术流派,则是以齐白石、陈半丁、金北楼等为代表的艺术家,我们可以视其为“传统派”,他们主要以课徒授艺的方式来承继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这其中,除却齐白石先生以外,当以京津画派的艺术旗手陈少梅先生最为突出。
董其昌提出中国绘画的“南北宗论”,其真实意图很明显,就是在贬低北宗山水褒扬南宗,由此,当北宗山水画逐渐显现得比较式微的时候,陈少梅先生敏锐地感觉到一种责任和使命驱使着他在思考中国画发展的问题!陈少梅先生从范宽、李唐、马远、夏圭,特别是唐寅入手,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力经不断探索努力,最终形成了“闳约雅逸”的风神独具的艺术品格!陈少梅先生的绘画作品,从宋代郭熙处得其“雄健明洁”之妙,从马远、夏圭处得其“遒劲苍润”之势,从元代倪云林处得其“幽淡雅静”之趣,从浙派吴伟、戴进处得其“磅礴生动”之致,更是从明代唐寅处得其“秀逸清俊”之气!我的理解是,陈少梅先生对于中国美术史重要的艺术贡献在于,其以“以北宗取其势、以南宗添其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以一己之力重振了三百年以来北宗山水的新辉煌啊!
齐白石花鸟画作品
中国绘画如何传承与发展,我以为的,这是一个宏大的艺术课题!其实,我们不妨从陈少梅先生的艺术实践中得出一个重要的启示:中国画传承的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其传承的必定是一种艺术精神吧!比如黄胄先生的“必攻不守”,比如李可染先生的“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等等等等,他们面对艺术的这种姿态恰恰就是我们当下艺术家所需要的和思考的!不重复古人,亦不同于今人,石涛讲“笔墨当随时代”,什么是时代?时代其实就是艺术家本身,艺术家的个性笔墨所呈现和表现的就是他的时代!我们当下的艺术家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持守,更是要以“苦行僧”般命定地深入研究中国画的传统,而且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的探索过程中不断自我救赎,比如王子武先生,其对于水墨画艺术的呈现与表达已经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再比如当代的何家英先生,他虽是以工笔人物画名世,但他在写意人物画领域的探索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特别是何家英先生“衡中西以相融”的艺术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其美术创作,并且他是非常注重把文人画的那种感觉融入到画面当中去的,几乎每一幅作品都会不厌其烦地题写书法长跋,这与当下诸多失却诗文表达的所谓的“艺术大家”们由此便有了一个鲜明对比!因为时下不会写书法、诗文的画家大有人在!我想,何家英先生何尝不是当代艺术家的标杆呢!
黄宾虹山水画作品
真正的艺术家,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更要学会面对孤独,享受孤独!真正的大师、大家绝对不是鼓吹出来的,更不是人为“打造”出来的,他一定是经受过岁月的淘洗和历史的沉淀“冒”出来的!当下,我们的艺术家一定要注重做好“画外之功”,具体来讲就是,一定要注重书法、诗词、歌赋、音乐等等综合的艺术修养的锤炼与磨砺,所以,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需要今天这些大师、大家的引领,更需要我们艺术家从本心出发,生发出对于传统绘画艺术的敬畏之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初心”(佛家讲发心),一定要踔厉奋发,砥砺笃行,这不是空话,是需要我们艺术家身体力行去做的,而且要把它做好!如此,中国传统绘画方能得以赓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方能得以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方能得以实现,我们中华民族方能以“睥睨千古”的雄姿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文/赵景宇,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员、研究员,北京陈少梅艺术研究会会长,2025年7月25日于西安)
徐悲鸿花鸟画作品
张大千花鸟画作品
陈少梅山水画作品(局部)
赵望云山水画作品
石鲁人物画作品
李可染山水画作品
关山月山水画作品
傅抱石山水画作品
何海霞山水画作品
陆俨少山水画作品
叶浅予人物画作品
黄胄人物画作品
王子武人物画作品
何家英人物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