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郑忠谈艺录(九十四)| 破茧者的水墨方程式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7-31 17:19:27

设计公司张总收藏的郑忠综合绘画作品《文脉系列》

钱董的微信在昨夜闪着蓝光。这位老哥总是在艺术家的关键转折处投下一枚精准的标签——"历史长河里的现代逆鳞"。三十年来,他像观察实验室培养皿般注视着郑忠画风的变异,此刻终于从水墨氤氲间捕捉到了那个完成态的新物种。

作品原图尺寸:32x170cm

六十年代生的艺术家,大多带着两种烙印:要么是被"读书无用论"锯断的文化根系,要么是后来在学院里恶补的传统课业。郑忠的幸运在于,在那个文化荒漠的年代,他竟在恩师傅景黄先生的青砖小院里,用童子功接住了飘落的《论语》竹简与《黄子元间架结构帖》《兰亭序》墨香。这些古老的基因片段,后来在他的血液里与现代主义美学发生了奇妙的重组。

八十年代末的工厂车间,成了最荒诞的现代艺术孵化器。当美院师生还在临摹《溪山行旅图》时,郑忠已经在机器轰鸣中拆解包豪斯的构成法则。工业制图的精密与水墨的氤氲,两种看似敌对的DNA,在他的宣纸上达成了诡异的和解。那些年被机床切削过的线条,后来都变成了他笔下带金属反光的山石;处理外贸订单时习得的色彩节奏,最终演化成水墨交响乐里的现代音符。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作品局部照片

钱董所欣赏的"个性画风",实则是场持续三十年的一场大迁徙行动。从傅先生书房里的蝇头小楷,到南艺版画系的硝酸腐蚀槽,再到国际贸易公司的设计部,郑忠像只文化蜥蜴,不断蜕去环境的保护色。他的水墨宇宙里,既有青铜器饕餮纹的遗传密码,又有蒙德里安式的冷抽象骨骼——这恰似爵士乐手用二胡演奏蓝调,在即兴中突然暴露出古老的肌肉记忆。

如今展厅里那些仍在水墨与重彩间犹豫的作品,恰似未完成进化的过渡物种。而郑忠的画作之所以令收藏家瞳孔地震,正因它们展示了文化突变的全过程:纸本上的每一道破墨,都是传统基因链的断裂与重组;那些看似随机的留白,实则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当代艺术语法。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作品局部照片

在这个水墨展成为文化政治秀场的时代,真正的突围者早已把战场转移到笔墨之外。就像爵士大师查理·帕克用萨克斯解构古典乐,郑忠的笔锋所至,既是五千年的文明年轮,又是全球化时代的视觉宣言。钱董看到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持续变异的文化生命体——它正在美术馆的白盒子里,进行着古老艺术形式的核裂变。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来源:新意象水墨)

艺术家简介

郑忠谈艺录(九十三)| 游敢沫岩,感悟千万年水滴石穿凿就的无声传奇

郑忠,1962年生于江苏海安,1979-1985年为海军南海舰队潜水员,1988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1997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美术名家”隆重推介。1998年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吴冠中自传《生命的风景》遴选郑忠作品做封面,2002年为南通市档案局审定为南通历史上第144位历史文化名人。

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会员,香港画院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会分会理事,北京中投文化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董硕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