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郑忠谈艺录(九十六)| 《米字格之一》让我叩开了艺术之门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8-20 16:08:20

图片

▲郑忠丝网版画处女作《米字格系列之一》

尺寸:65x65cm

创作年代:1990年

郑忠的艺术生涯充满了偶然与必然的交织,而《米字格之一》无疑是其中最具决定性的作品。这幅诞生于1990年的丝网版画,不仅为他赢得了全国第五届三版展和中国版画版种大展两展银奖、美国廖氏版画优秀作品奖,更成为中国美术馆的永久收藏,载入《中国百年版画》《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等重要艺术史文献。然而如果郑忠从未创作《米字格之一》,或者它并未获奖,他的艺术道路将会如何的呢?

图片

▲《米字格No.12》

尺寸:79x110cm

创作年代:1991年

版画技法:丝网

199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二次新人新作展作品(桂林美术馆)

桂林市美术馆收藏

没有《米字格》郑忠可能仍是一名设计师。在创作《米字格》之前,郑忠的身份是海安丝绸印染厂的设计师,他自幼习字、热爱艺术,但并未接受系统的版画训练,1991年的一个雨天他在设计室偶然撕开一张汉隶字稿,意外发现撕痕与文字结合后产生的独特美感,于是尝试用丝网技术将其呈现。如果这一偶然的灵感未被捕捉,他可能仍停留在设计的领域,而非进入纯艺术的殿堂,他的艺术天赋或将被埋没于工业化生产之中。

图片

▲《米字格No.4》

尺寸:79x110cm

创作年代:1991年

版画技法:丝网

1996年江苏青年版画家特邀五人展作品(南京艺术院)

1999年大陆台湾艺术家联展(美国)

若未获奖郑忠的艺术探索可能会停滞,《米字格之一》的获奖不仅为郑忠带来荣誉,更让他获得了进入中国艺术主流视野的机会。1996年这幅作品被文化部中国展览交流中心选中,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文化交流,使他得以走出苏中小镇迈向更广阔的艺术舞台。如果没有这一契机,他可能仍囿于地方性的小艺术圈,而难以自抜,更难以获得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广军、吴长江、谭权书的赏识,更不会在1997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正如他自己所言:“《米字格》的成功决定了我艺术人生走向。”

图片

▲《米字格No.10》

尺寸:79x110cm

创作年代:1991年

版画技法:丝网

1996年江苏青年版画家特邀五人展作品(南京艺术院)

1999年大陆台湾艺术家联展(美国)

从版画到水墨:艺术语言的蜕变或许不会发生,《米字格之一》的成功让郑忠意识到,艺术创作可以融合传统书法与现代技术,这一理念后来贯穿了他的艺术创作生涯。他的作品始终带有对文化基因的反思。如果没有《米字格》的铺垫,他可能不会转向水墨画创作,更不会凭借《云梦沧海》斩获迪拜世博会中国书画艺术展金奖。

图片

▲《米字格No.3》

尺寸:79x110cm

创作年代:1991年

版画技法:丝网

1996年江苏青年版画家特邀五人展作品(南京艺术院)

1999年大陆台湾艺术家联展(美国)

结论:偶然中的必然,尽管《米字格之一》的诞生充满偶然性,但郑忠的艺术天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海军潜水员生涯带来的独特生命体验,注定了他不会甘于平庸。正如他所说:“艺术的直觉让我相信,我终将找到自己的路。”即使没有《米字格》,他或许仍会以另一种方式突破,但正是这幅作品,让他真正叩开了艺术之门并最终成为融合东西方美学的当代水墨大家。

图片

▲《米字格No.6》

尺寸:79x110cm

创作年代:1991年

版画技法:丝网

1996年江苏青年版画家十人提名展作品(江苏省美术馆)

1996年中国现代版画展作品(巴西)

图片

作品名称:海韵系列

尺寸:138x35cm

材料:宣纸、水墨

创作年代:2015

图片

作品名称:文脉之光系列

尺寸:108x60cm

材料:纸本、彩墨

创作年代:2025

(来源:新意象水墨)

艺术家简介

郑忠谈艺录(九十五)| 在规整织布上踏出一条艺术“歧途”的孤勇之路

郑忠,1962年生于江苏海安,1979-1985年为海军南海舰队潜水员,1988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1997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美术名家”隆重推介。1998年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吴冠中自传《生命的风景》遴选郑忠作品做封面,2002年为南通市档案局审定为南通历史上第144位历史文化名人。

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会员,香港画院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会分会理事,北京中投文化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董硕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