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DeepSeek谈艺】徐涛丨在传统根基上构建书法篆刻的时代新坐标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9-08 15:07:21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当代书法篆刻领域,徐涛的作品像一条串起古今的丝线,一头系着千年碑帖和金石的厚重底蕴,另一头又能在笔墨与造型的交织里,绽出属于当下的鲜活气息。他从不是把传统当“老古董”供着,而是踩着传统的基石,去琢磨“书法篆刻今天该是什么样子”,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当下依然能打动人。

篆书

52cm/35cm

纸本

看他的篆隶创作,“碑刻的厚重”与“笔墨的灵动”是天然融在一起的。写篆书时,线条带着金文的扎实感,却又绝不死板,墨色浓淡变化间,枯笔像秋风里的树枝般苍劲,润笔又如春雨落纸般鲜活,让本显“冷硬”的篆字线条有了呼吸的节奏。隶书创作也是如此,从古代碑帖里寻到根基,又突破了刻板印象:字的结构时而收紧、时而舒展,偏旁部首的搭配看似随意,实则处处协调,仿佛能亲眼看见他运笔时,笔锋在纸上快慢交替、轻重转换的模样——既有古碑被岁月磨出的苍茫感,又透着文人书写时的雅致味道。

隶书

36cm/45cm/49(局部)

纸本

从篆隶转向篆刻,徐涛把这“方寸小天地”也经营得有滋有味。那些小小的印章,古玺的奇趣、汉印的方正、肖形印的活泼,他都能信手拈来。因为对古文字学钻研极深,印章上的字既合传统规矩,又能在字形结构上玩出新意。更妙的是,他刻章时不把“刀”只当工具使,反倒当成“毛笔”来用,刀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还带有有毛笔写字的韵律感,这就让篆刻跳出了“工艺活儿”的范畴,成了真正的艺术创作:小小一方印里,既有商周青铜铭文的古拙劲儿,又藏着当代艺术对形式、空间的思考,实实在在做到了“书法与篆刻互相滋养”。

徐老涛印稿

138cm/55cm

纸本

他的行草作品更是把“用笔墨抒情”推到了极致。写大草时,笔墨像急雨狂风,线条一提一按、一顿一挫,满是爆发力,像是要把心里的情绪、精神的跃动顺着笔锋“流”出来,仿佛艺术生命在脉搏里跳动。就算是尺幅小巧的行草小品,其意趣也丝毫不减,笔墨节奏慢下来了,字与字的呼应、墨色的层次反倒更细腻,通过字形大小错落、线条欹侧呼应,营造出诗意的氛围。大草的酣畅淋漓与小品的浅吟低唱,其实都是他用笔墨在传递内心的精神气象。

行书

49cm/26cm

纸本

徐涛的创作,始终锚定在“传统”与“当代”的坐标之间。他把甲骨、金文、古碑帖研究得透透的,这是扎进传统文化深处的“根”;而在形式、技法、观念上的探索,便是伸向当代艺术天空的“枝”。就像他的篆书,既保住古文字原本的样貌,又特意强化线条的表现力、字形的抽象感,让传统篆书有了现代艺术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变”从不是背离传统,而是吃透传统精神后,对“书法能为当代做什么”的深刻思考。

甲骨文

78cm/46cm

纸本

徐涛的书法篆刻,是一场与传统的深度对话,也是一次向未来的勇敢探索。碑帖的古韵、金石的质感、笔墨的温度、当代的思考,全都交融在他的作品里。当我们凝视这些线条与刀痕时,看到的不只是技巧的精湛,更是一位当代艺术家在传统文化长河中,寻找并确立自我艺术坐标的执着与智慧——而这,正是他的创作能在当代书坛脱颖而出的核心原因。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篆书

138cm/35cm/2

纸本

草书

178cm/48cm

纸本

甲骨文

30cm/44cm

纸本

篆书

178cm/69cm

纸本

草书

74cm/22cm/2

纸本

艺术家简介

徐涛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寿鹏瑶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