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DeepSeek谈艺】张振江丨材料铸史诗,画语书国魂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9-12 14:56:53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当油彩的厚重肌理如工业锈迹般凝结在画布上,当金属的冷硬轮廓与织物的褶皱在光影里悄然呼吸,张振江的绘画便成了一场关于“国之重器”的视觉咏叹。那些承载着时代力量的工业造物——深海钻井平台、火星车、蒸汽机车、航空母舰,在他笔下并非冰冷的机械复刻,而是被颜料与材料焐热的精神图腾,每一道笔触都似时光凿刻的纹路,每一抹色彩都涌动着科技与人文碰撞的潮汐。

1.jpg

重器·海洋石油981

布面油画

353x200cm

2019年

他惯以综合材料为墨,将织物的褶皱、金属的碎片、旧纸的纹理揉进油彩肌理。画布不再是平面容器,更像是工业文明的“考古现场”:厚涂的颜料堆叠出钢铁硬度,边缘却被刮刀轻轻刮出柔软晕染,恰似机械外壳下暗藏的人性温度;偶尔嵌入的织物带着岁月褶皱,与泼洒色点交织,让器物轮廓仿佛从时光深处浮现,既有工业造物的精密,又带着被记忆摩挲的斑驳。这种材料的碰撞与融合,令每幅作品都成了可触摸的“物质诗篇”,金属的冷、织物的暖、颜料的绵密,在画布上共振出工业文明的脉搏。

28.jpg

山·相No.4-荒芜略有蹊

综合材料

180x120cm

2025年

色彩是他笔下情绪的河流。那烧灼般的红,曾在坦克背景里翻涌成力量漩涡,也在钻井平台钢铁结构上凝成时代勋章;深海般的蓝,裹挟着航母周围浪涛,又在航天器画面里晕染出宇宙浩渺;还有蒸汽机车身上沉郁的铁灰,像被时光氧化的记忆,局部却透出暖黄光,如同工业齿轮转动时溅出的火星。这些主观色彩并非对现实的摹写,而是精神的外化:红是创造的炽热,蓝是探索的深邃,灰是历史的沉淀,它们彼此渗透、碰撞,在画布织就科技与人文对话的光谱。

11.jpg

国之器·图像志之二十七

布面油画

60cm×60cm

2020年

数字与文字的符号,像散落在画布的星子,与器物轮廓共舞。隐秘的编号、日期,或是模糊的文字印记,并非生硬标识,而是记忆碎片被艺术之手拾起,嵌入视觉叙事。它们有时是工业编码的余韵,悄然流露机械精密感;有时又像历史注脚,为钢铁巨物赋予时间厚度。当这些符号与厚涂肌理、主观色彩相融,便成了“记忆的晶体”,让冰冷科技造物有了人文呼吸,仿佛每台机器、每艘舰船,都承载着无数人的目光与时代心跳。

14.jpg

国之器·图像志之一

综合材料

60cm×60cm

2017年

张振江的绘画终成一首流动史诗。他以材料为语,让工业质感在油彩里获得诗意重生;以色彩为韵,让科技冷峻在晕染中漾出人文温度;以符号为节,让机械精密在碎片里拼接出时代精神肖像。那些重器不再是沉默的钢铁集合,而是被艺术唤醒的灵魂载体,在画布上诉说着民族对力量、探索与创造的永恒渴望,每一笔既是对工业文明的致敬,也是对人性光辉的仰望,最终凝结成属于这个时代、带着温度的视觉史诗。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2.jpg

筑梦之一

布面油画

200cm×180cm

2022年

3.jpg

和平之盾

布面油画

200cm×180cm

2022年

5.jpg

重器·蛟龙号

布面油画

193cm×158cm

2021年

4.jpg

重器·成器

布面油画

200cm×180cm

2021年

6.jpg

重器·天问

布面油画

180cm×120cm

2021年

7.jpg

国之器·DF26

布面油画

193cm×158cm

2016年

8.jpg

国之器DF-31

布面油画

193cm×158cm

2015年

广东美术馆藏

9.jpg

铁流

布面油画

193cm×107cm

2016年

10.jpg

重器·山东舰

布面油画

120cm×60cm

2020年

12.jpg

国之器·图像志之五

布面油画

60cm×60cm

2018年

13.jpg

国之器·图像志之七

布面油画

60cm×60cm

2018年

15.jpg

援疆艺记·G314-1819

190cm×130cm

布面油画

2024年

16.jpg

古城新貌-喀什

布面油画

190cm×130cm

2019年

17.jpg

在那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之一

油彩、丙烯、沙子、包装纸、亚麻布

180cm×120cm

2020年

18.jpg

在那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之二

油彩、丙烯、沙子、包装纸、亚麻布

180cm×120cm

2020年

19.jpg

车轮滚滚黄河岸

布面油画

120cm×90cm

2016年

20.jpg

千年苗寨

布面油画

100cm×80cm

2015年

21.jpg

江山如此多娇之三

木板综合材料

45x100cm

2024年

22.jpg

江山如此多娇之一

木板综合材料

45x100cm

2024年

23.jpg

江山如此多娇之六

木板综合材料

50x100cm

2024年

24.jpg

江山如此多娇之八

综合材料

45x100cm

2024年

25.jpg

江山如此多娇之三

木板综合材料

45x100cm

2024年

26.jpg

山·相No10-紫岩有仙躅

综合材料

180x120cm

2025年

27.jpg

山·相No.1

综合材料

180x120cm

2025年

29.jpg

山·相No.7

综合材料

180x120cm

2025年

30.jpg

山·相No.6-青海长云暗雪山

综合材料

180x120cm

2025年

31.jpg

山·相No.3-白云回望合

综合材料

180x120cm

2025年

32.jpg

山·相No.8

综合材料

180x120cm

2025年

画家简介

【70油画公社】对话张振江丨以艺术的方式对时代与历史作出回应

张振江,中央美术学院当代油画博士,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彩画系第四工作室(综合材料与实验绘画)主任,喀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70油画公社成员。

油画《重器·海洋石油981》入选文化与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作项目,“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美在科技——中国美术馆藏科技题材美术作品展,“伟大征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伟大历程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政协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吴冠中美术馆、诚丰美术馆、莞城美术馆收藏。

在《美术研究》、《美术》、《美术观察》、《美术学报》、《世界美术》等学术期刊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

  责任编辑:寿鹏瑶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