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为进一步推进“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筹备工作,加强全国画院系统间的合作和交流,9月18日,“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工作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会议主要聚焦四项议题:介绍“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筹备情况、介绍“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初评及复评工作、讨论特邀艺术家名额分配的相关情况以及广东画院介绍“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筹备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蓝,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王来文,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油画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林建寿、创作管理处负责人张志颖,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美术处副处长赵媚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书画院院长刘珺,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副院长晁岱双,国家民族画院院长李传真,北京画院副院长王冠军,天津画院院长范扬,河北画院院长张之军、副院长彭岩,山西省书画院副院长王志英,辽宁画院院长陈鹏,吉林省书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廷先,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江鹏,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徐钢,浙江画院党支部书记茹峰,浙江省油画院副院长陈子胄,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陈明哲,福建省画院副院长吕承坚,江西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方李,山东画院院长常朝晖,河南省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周斌,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王志新,湖南省画院院长石纲、副院长袁绍明,广西书画院院长王锐,海南省书画院副院长王铭波,重庆画院院长王发荣,贵州画院院长潘闻丞,云南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朱平,西藏美术院常务副院长拉巴次仁,陕西国画院副院长耿齐,甘肃画院院长郭殿声,青海画院副院长张海红,新疆画院院长努尔买买提·俄力玛洪,广州画院院长宋陆京,呼和浩特市书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左大宁,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谭斐,黑龙江省书画院创研部主任胡良伟,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金焰,广东画院创作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杜宁,四川省诗书画院院长助理王申勇,宁夏书画院创研室主任刘朋,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袁学军、交流合作部副主任陶宏等50余人出席工作会。会议由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董雷主持。
部署展览评审宣传等重点工作
何亚文发言
何亚文对“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前期筹备工作表示肯定,并对本届展览组织工作提出了七点指导意见:一、《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工作方案》的通知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中国国家画院前期组织专家到各省市画院进行了调研动员和指导,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各地画院在职画家的作品需经各省(市)级画院遴选后推荐至中国国家画院参与初评、复评。二、成立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艺术委员会。由中国国家画院牵头提交艺委会建议名单,报文化和旅游部审批。三、本届展览第一阶段展览场地是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增加分场地需谨慎考虑,报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四、评审工作坚持以作品质量优先,同等质量下兼顾地域平衡,适当向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特邀作品名额约200件左右,特邀作者由65岁以上有成就的艺术家、艺术委员会成员及港澳台艺术家构成。五、本届展览开幕式定于11月底,要着手确定展览开幕式的邀请名单等事宜。做好展览宣传工作,扩大展览的社会影响力。六、关于展览出版物方面,本届展览的特点是将推出文集与画集,力争开幕前完成。七、文化和旅游部将进一步加大对画院系统的支持力度,“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升级为部级展览的同时,建议建立每两年一次的全国画院工作会机制,明确画院创作、研究、人才培养等职能定位,推动画院体系化发展,凝聚全国画院力量,促进美术领域创作提升。何亚文认为,本次工作会充分发扬了民主,同时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她希望通过形成全国画院工作会机制来促进全国美术领域的创作更上一层楼。
刘万鸣发言
刘万鸣介绍,“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国家画院、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广东画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协办。本届展览意义重大,是展示全国画院系统创作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全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促进优秀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的品牌性的学术活动。截至目前,展览投稿数量达到3600余件,数量庞大,门类丰富。他表示,本次工作会请大家集中充分讨论展览评选机制及展览推广方案,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细化方案,全面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展览的筹备工作,确保展览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新高。
刘万鸣汇报了前期筹备组织工作,今年由中国国家画院组织6组专家组赴全国20多个省(市)对全国画院的创作动态、学术研究、人才结构以及参展作品情况进行了调研,本届展览投稿数量之大与前期调研工作分不开。他介绍道,展览将出版大型画集、理论文集,通过评审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质量、学术导向进行严格把关。此外,理论文集凝聚了专家学者和画院同仁的最新思考,将为本届展览乃至全国画院长远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刘万鸣表示,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领导下,在全国画院和全体美术同仁的齐心协力下,我们争取圆满办好“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
林蓝发言
林蓝首先对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及中国国家画院将“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承办任务交给广东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广东将全力配合,扎实做好各项承办工作。据林蓝介绍,本届展览承办工作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正在中国国家画院的指导下推进各环节工作。她特别提道,要强化展览宣传推广,围绕“大作、大家、大系”做好传播工作,推出精品力作、培养优秀人才、构建理论体系。林蓝表示,广东接下来将继续以高标准落实展览各项具体工作,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构建媒体宣传矩阵,全面提升展览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并组织开展创作研究,推动广东美术发展。
王青云发言
王青云传达了本次会议的工作纪律,并对各画院院长就本届展览的评选方法、特邀专家推荐、出版、场馆等具体问题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她认为,本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规格高、作品多、组织严密,体现全国画院系统团结协同的良好精神面貌,期待两个月后展览精彩呈现,达到“出精品、出人才”的效果。
董雷主持会议
董雷就“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的筹备与组织实施工作进行介绍,他表示,为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工作会,围绕相关议题展开研讨。此次展览是首次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不仅规格高,更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他强调,工作会是展览筹备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后续围绕画册、论文集的出版,以及展览、论坛的举办等各项具体工作,可能还会分别召开专项会议,同时期待能得到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
董雷随后宣读了《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特邀名单产生办法(建议草案)》,并介绍,经展览办公室调研,特邀推荐名单涵盖全国画院系统65周岁以上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艺术家、展览艺术委员会成员以及港澳台地区部分著名艺术家。该名单需结合各省的艺术发展情况进行推荐,经评审后报文化和旅游部审定。
陶宏发言
陶宏详细介绍了本届展览的筹备进展和评审安排。一是关于筹备工作。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展览办公室设在中国国家画院,负责展览的统筹协调、联络沟通、宣传推广、作品收寄及退件等具体事务。二是关于调研、动员工作。为提高参展作品质量、提升展览学术水平,展览办公室于今年6月至8月组织开展了全国画院系统的创作动员、调研和看稿活动,邀请多位专家组成六个工作组,赴20多个省(市)开展实地交流,对参选艺术家进行创作指导。三是关于收件情况及入选名额建议。截至9月10日,共收到全国画院系统投稿作品3664件,为历届最多。据此,建议增加100个入选名额。四是关于评审安排。初评拟于10月下旬在中国国家画院进行,终评计划于11月初在广东画院举行。
杜宁发言
广东画院创作室副主任杜宁受广东画院委托汇报了本届展览的筹备进展,表示将继续高效配合中国国家画院,确保展览如期高质量举行。
宋陆京发言
广州画院院长宋陆京介绍了广州画院在协助展览筹备方面的具体工作,表示将全力配合中国国家画院和广东画院,共同保障展览顺利举办。
王来文发言
王来文分享了对“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观察与思考。他表示,本届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美术事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并为全国画院系统的成果展示提供了更高平台。对于“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他建议展览应充分尊重并体现各省区画院的参与程度,增强全国画院系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应鲜明体现学术价值,明确学术宗旨,巩固画院系统在全国美术创作与研究中的引领地位。
会议现场
群策群力共铸精品展览
在自由讨论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画院系统代表围绕特邀艺术家标准、初评复评机制优化、展览地域特色呈现、作品质量把关、展览宣传等问题展开。
牛克诚表示,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具有多重优势:一是起点高、视野广,多门类美术形式同台展出,并配套学术研讨与出版,权威性强、影响广泛;二是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共同参与,弥补以往展览中老艺术家缺位的遗憾;三是充分发挥各地画院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多元艺术风貌。
常朝晖表示,山东画院将全力配合中国国家画院工作,拟组织超过80人的代表团赴展览现场参观学习。胡良伟表示,黑龙江省画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力争取得更好成绩。努尔买买提·俄力玛洪表示,新疆画院高度重视本届展览,已遴选代表性作品参展,期待与各方交流学习。拉巴次仁介绍,西藏美术院积极组织创作并严把作品质量。
对于《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特邀名单产生办法(建议草案)》,郭殿声、陈明哲、袁绍明等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吸纳更多处于创作盛年的退休艺术家。茹峰肯定了将特邀艺术家推荐权下放至各省的改进措施。潘闻丞同样认为此举有助于推举出有实力的艺术家。江鹏建议特邀机制应结合各地画院体制特点,确保选出真正代表地方最高水平的艺术家。
对于作品评审,唐辉表示,本届展览定位高、覆盖面广,但在作品评选上,建议除现实主义题材外,也应鼓励个性化、多元化的艺术表达,避免单一化。李传真建议进一步创新展览的评审标准,鼓励艺术家的创新与个性表达。王冠军认为,在专业性、学术性基础上,应鼓励有思想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作品。石纲建议展出作品应兼顾思想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真正选拔出代表画院系统水准的佳作,既要推广新人,也要充分关注老艺术家。谢晓虹对于作品的评审,建议科学设计初评、复评的入选比例。范扬表示,“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应体现画院系统的高端性、学术性、思想性。王发荣建议要优化评审机制,坚持宁缺毋滥原则,确保艺术质量。王锐表示要高度重视初评工作,尽量在初评阶段就做到精准筛选,从而保证展览顺利推进。张之军表示展览要在坚持专业性的基础上,增强群众参与性,并同步推动线上展示与公众参与。金焰建议优化作品推荐机制,充分发挥各地画院的积极性,提升作品整体质量。
而对于参展作品质量,王申勇特别表示需警惕AI制图、P图后参赛的作弊现象。刘珺、张志颖表示,要重视展览宣传和风险防控,可邀请媒体专家、法律顾问、文字编辑及相关领域学者参与内容审查。周斌、晁岱双建议加强对书法作品文字的审读环节,以维护展览的专业性和学术严谨性。
同时,各地代表们也提出要警惕展览同质化现象。陈鹏、李廷先建议要尊重因地域文化差异所形成的不同创作取向,评审时应充分考量地域特色。王铭波、耿齐、张海红也建议应充分重视作品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创作个性,以此突出“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不同于其他展览的独特学术定位。朱平、刘朋建议展览组委会在坚持艺术质量的前提下,对边疆省份的作品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展览真正成为彰显各地画院独特风格和地域品牌的重要窗口。左大宁呼吁,支持内蒙古等尚未建立省级画院的地区完善机构建设。
在展览执行与宣传方面,吕承坚建议加强画院系统团结协作,积极运用自媒体、短视频等传播方式,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徐钢、方李就作品运输、装裱成本及尺寸规定等技术性问题提出建议。王志英呼吁中国国家画院牵头筹建“全国画院联盟”,常态化组织开展培训、采风、写生等交流活动。
(来源:中国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