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即使没去过黄山的人,也会记得小时候课本上讲的“奇松、怪石和云海”,还有闻名遐迩的“迎客松”,也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为什么黄山会有如此奇崛的自然景象呢?这要从黄山的地形地貌说起,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巨大的山体垂直落差,让黄山的冷暖气流频繁交汇,所以这里的云雾形态在短时间内可以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黄山一年之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雾气弥漫,真真符合了诗词中“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的意境,云海翻涌时与松涛、溪声、怪石互相交融,形成奇妙多彩的自然交响。

《黄山烟云》240x200cm
这幅《黄山烟云》再现了黄山山峰雄伟、峡谷深邃、云海广袤的奇妙胜景。这幅画的创作者是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佘玉奇先生,作为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佘玉奇巧妙地将南派水墨的秀润飘逸与北派山水的刚健挺拔融为一体,形成了雄秀兼备的独特风格。他通过独特的笔墨语言和构图方式,营造出如梦如幻的山水之境,使观者仿佛能够置身于画中的山水之间,展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引发大众心灵上的共鸣。
这幅画便是他艺术观念的充分体现,画面前景处是姿态独特的黄山松,仿佛矫健的猛虎,这些松树大多生长在岩石缝隙中,根系紧紧地抓住岩石,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画面中景处是怪石嶙峋的山峰,这些怪石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了各种奇特的造型,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贯穿整个画面的就是黄山最为壮观的景色——云海,只见大雾弥漫于山谷之间,云海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整个黄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云海中若隐若现。
佘玉奇先生以浓重的墨色描绘山峰,以淡墨渲染山间云雾,再用朱砂、朱磦等色点染夕阳照耀下的部分山间岩石,暖色调的红一直蔓延至天际,呈现夕阳下的黄山之景,使画面既有墨的韵味,又有色的美感,不同层次的墨色相互渗透映衬,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除了用色,这幅画笔法多样,短而有力的笔触表现了黄山山石的坚硬和棱角分明,中锋用笔描绘出挺拔有力的松干,侧锋笔法表现出自然生动松针,在刻画云雾时,又采用“散锋”的笔法,表现出云雾的轻盈流动。从构图上来看,这幅画采用了全景式的布局,将山峰、云海、松树、溪流等诸多元素纳入画面,云海呈现“S”形分布,引导观者的视线深入画面,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充分展现了黄山的雄伟壮观和神秘莫测,让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神秘的自然奇观之中。
世界遗产简介

黄山,古称黟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地跨歙县、休宁县、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东起黄狮岭,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地跨东经118°01′至118°17′、北纬30°01′至30°18′,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及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著称于世,有“天下第一奇山”“天开图画”“松海云川”之称。
黄山境内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黄山境内有大量的文化遗存,如古蹬道、古楹联、古桥、古亭、古寺、古塔等,另有现存摩崖石刻300余处,孕育了中国山水画“黄山画派”;黄山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4.7%,植被覆盖率达93.6%,已知脊椎动物达300余种,鸟类170余种;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名。

1982年,黄山风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5年,黄山风景区被中国旅游报公布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地质公园。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地跨歙县、休宁县、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东起黄狮岭,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地跨东经118°01′至118°17′、北纬30°01′至30°18′,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缓冲保护区面积达490.9平方千米,大致与景区相邻的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和洋湖林场的行政边界为界,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其他作品欣赏

《背云石出深山》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霜凝万壑丹》
(来源:书画频道)
画家简介

佘玉奇,江苏南通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第九届理事,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中国美协专家库评委,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五届江苏美协常务副秘书长(主持工作),六屇江苏美协会员代表大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紫金书画院院长,常州大学特聘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文化基金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