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对话谢晓红 | 以精品力作诠释“湖北气派”,用美术力量赋能时代发展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10-23 11:50:39

今年是湖北省美术院建院60周年,近日,谢晓红履新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院长。时值“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术院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之际,《中国美术报》特别专访谢晓红,围绕湖北省美术院的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深入对话。

——编者按

中国美术报:今年是湖北省美术院建院60周年,回顾60年发展历程,您认为贵院最主要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画院经验”值得与全国美术界分享?

谢晓红:今年是湖北省美术院成立60周年。1965年,湖北省美术院(原湖北美术院)经湖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全国第五所省级画院。建院之初,湖北省美术院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聚集了一批老一辈艺术家在这里从事美术创作与研究,为湖北的美术事业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累。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新时代,湖北省美术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文化自信,弘扬主旋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回顾60年发展历程,湖北省美术院坚持传统与现代共举、守正与创新共进、开放与交流共存,枝繁叶茂、名家辈出、名作连连,先后涌现出汤文选、周韶华、唐小禾等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诞生了《婆媳上冬学》《黄河魂》《葛洲坝人》等承载时代记忆的经典之作,累计创作了数万件美术精品,大量作品入选全国乃至国际重要展览,并被国家级美术机构收藏。

新时代以来,湖北省美术院深耕主题性美术创作,彰显时代精神,服务国家大局,在国家级、省级重大展览和艺术项目中佳作喷涌,特别是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创下近25年来的最佳成绩,跻身全国画院系统第一方阵前列;擦亮展览品牌,形成“湖北群体研究展”“典藏研究展”“全省画院双年展”“学术交流展”“艺术家个展”等多维度展览序列,专业影响力大为提升;深化人才培养,锤炼出一支高素质的创作人才队伍,组织实施全省主题性美术创作培训班,为湖北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潜心理论研究,持续推进典藏活化,编撰出版《湖北美术年鉴》,为中国画院系统美术年鉴的编纂提供了宝贵的先行经验和实践参考。通过一批经典作品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湖北省美术院树立了独具“湖北气派”的艺术标杆,是传承弘扬荆楚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湖北美术走向全国、展现风采的亮丽名片。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克克一行与湖北省美术院职工在院美术馆前合影

中国美术报:湖北省美术院建院60年之际,筹备的活动主题为“扎根人民60年”。这一理念是如何贯穿于湖北省美术院60年发展历程的? 

谢晓红:湖北省美术院的60年,是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与人民需求紧密相连的60年。从建院初期“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宗旨,到如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的初心一脉相承。一是在美术创作研究上,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涌现出杨立光、张振铎、王霞宙、周韶华、汤文选、冯今松、唐小禾、程犁、陈立言、王福臻、董继宁、傅中望等一大批美术名家,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创作出《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南下》《大河寻源》组画、《红莲赋》等来自生活、写入中国美术史的经典作品;聚焦主题创作,服务国家大局,持续推出一大批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制度性、专业性大展中屡创佳绩,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二是主题美术创作服务大局,策划实施了“走进大别山”“情系神农架”“鄂西行”“壮丽航程”“乡村振兴”“荆风楚韵”“长江潮”“新象长江”“知音湖北入丹青”等大型美术创作活动,真正做到了艺术反映生活,让人民群众享受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三是在人才培养上践行文艺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要求,围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乡村振兴”“湖北舞台艺术”“长江主题”“湖北文旅”等主题,实施“全省主题性美术创作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队伍,培育和促进全省美术人才用艺术创作为人民放歌、为时代铸魂。

中国美术报:为迎接湖北省美术院建院60周年,画院筹备了“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术院艺术展”和“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术院文献研究展”,这两大展览体现了哪些特色?有哪些亮点?

谢晓红:为迎接湖北省美术院成立60周年,湖北省美术院历经三年精心筹备,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国家画院推出两大展览。“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术院艺术展”是继1983年之后,湖北省美术院时隔四十余年再次在中国美术馆向全国美术界进行的一次集中、全面的成果汇报。展览通过对湖北省美术院建院60年来的重要事件、艺术家及作品进行细致梳理及深入研究,展出136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漆画、壁画、综合材料、书法、年画、连环画等多领域,以精品力作展现几代艺术家拓展艺术境界、弘扬时代精神、书写丹青史诗的壮阔历程。“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术院文献研究展”立足于湖北省美术院60年发展的历史脉络,展出百余件珍贵的历史文献、手稿、美术出版物、理论研究成果及各个重要时间节点下代表性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呈现湖北省美术院深厚的艺术积淀和延绵不断的文脉传承。两大展览充分体现出湖北省美术院作为湖北省重要的美术创作和研究阵地,底蕴深厚、视野开阔,焕发新活力的画院新貌,彰显画院体系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新生机与新活力,体现画院在推动新文化建设中的担当作为和时代价值,展览突出历史传承、时代精神与地域特色,为观众带来一场高质量、高水准的艺术盛宴。

1965年湖北美术院成立纪念照

中国美术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全国第五所省级画院,在您看来,画院的核心职责是什么?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湖北省美术院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谢晓红:湖北省美术院是专业创作机构,历任院长都将创作研究作为立院之本,以项目促进创作,以创作促进人才培养。我始终认为,艺术创作是硬性指标,要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精品力作。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湖北省美术院在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要文化主题展开主题性美术创作、深入挖掘本土资源的同时,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和创新工作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尝试:勇担支点使命,策划实施“文化艺术赋能湖北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橘颂艺术季”,被文化和旅游部推荐作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经典案例,开创了美术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拓展公益职能,持续深入开展省舰共建、春雨工程、文化惠民、文化润疆、美术公教等项目,面向社会开放湖北省美术院院史文献馆,丰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艺术氛围,打造街区文化亮点,提升社会美育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中国美术报:您对未来湖北省美术院的工作重点有哪些思考?

谢晓红:岁月丹青,甲子春秋。走过60年辉煌历程的湖北省美术院,将聚焦主责主业,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重点工作:一、加强主题创作,推动艺术繁荣发展,持续围绕国家重要时间节点、国家重大战略、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厅党组重点工作安排,推进主题性美术创作、展览及传播项目,搭建更多的创作及展览平台,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荆楚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二、强化人才培养,打造艺术创新高地,设立专项创作研究扶持资金和青年艺术家个展扶持计划,发挥老艺术家传帮带作用,形成老中青相结合、各门类齐发展的专业模式;三、加强学术研究,提升美术院影响力,梳理湖北省美术院乃至湖北美术发展脉络,总结艺术大家创作的规律与经验,为湖北乃至全国美术事业发展提供个案研究和理论支持;四、拓展社会服务,让艺术走进生活,持续开展春雨润疆等文化惠民活动,提升院美术馆公共服务质量,打造公教服务品牌,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紧跟时代浪潮,引领艺术风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方位体现国办画院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丹青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国美术报)

画家简介

谢晓红,女,汉族,1967年4月生,湖北黄冈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200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艺术硕士学位,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一级美术师,正高级专业技术二级职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女美术家协会会长、中国画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原任湖北省美术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现任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薛筱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