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山东报道 11月16日,张望美术馆开馆仪式暨张望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聊城市高唐县风云广场举行。

张望先生是“新现实主义水墨艺术”的倡导者,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新建成的张望美术馆坐落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高唐,位于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书画场馆群4号馆,是这片“以书画艺术为核心的文旅综合体”中的又一文化亮点。张望先生自幼成长在高唐,张望美术馆作为其专属美术馆,续写着先生心系家乡的桑梓情怀。

出席今天仪式的领导有:山东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原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蒿峰,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王红勇,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程守田,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思清,济南市委原常委、秘书长蒋晓光,山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尹永海,山东省文联办公室主任马宗前,省美协驻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张宜,山东画院院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朝晖,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明波,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刚,山东美术出版社社长曹飞,济南画院院长、济南市美术馆馆长徐琳,聊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柳庆发,聊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薛兆立,县委书记孙迁国,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曙光。

开幕式上,孙迁国、杨曙光、张宜、李学明、张望先后致答谢辞。仪式现场还播放了冯远、范迪安、何家英、田黎明、徐里等全国名家祝贺视频。高唐县人民政府和张望先生签署了捐赠协议,高唐县公证处公证员宣读公证书。张望美术馆聘请张宜、常朝晖、刘明波、杨晓刚、徐琳、刘萍为艺术顾问,并颁发了证书。

孙迁国在致辞中说,高唐,是一片被翰墨浸润的沃土,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更是全国唯一一处县级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在这片艺术的土壤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书画名家,张望先生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为“新现实主义水墨艺术”的首倡者,张望先生的作品屡次亮相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荣获多项大奖,多幅佳作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等权威机构,以及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的艺术机构与个人珍藏。张望先生不仅在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上成就斐然,更在美术教育领域深耕多年,是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域的中坚力量。张望美术馆落地高唐,不仅为高唐文化画卷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也必将成为高唐书画文化蓬勃发展的新亮点、新名片。

杨曙光介绍说,张望美术馆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是我县承载水墨艺术、传播传统文化、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地标。张望美术馆馆藏丰富,共收录张望先生无偿捐赠的不同时期绘画和艺术作品79件,以及国内知名艺术家无偿捐赠的作品71件,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瓷器等多个品类。美术馆以作品展览、公共教育等多元形式为桥梁,致力于打造一座连接传统与当代、沟通国内与国际的艺术交流平台,让水墨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持久活力。

张宜在致辞指出,张望先生将其凝聚心血的代表性作品无偿捐赠,建立美术馆,这不仅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深厚乡梓情结,更是一种深沉文化情怀的体现,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对艺术传承和社会美誉的崇高担当。希望张望美术馆成为激发创作灵感、促进艺术交流的沃土和美誉传播的重要基地,为推动山东美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李学明在致辞中回望了与张望先生相知相识的五十年历程,两人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互相见证彼此的成长。张望先生深耕水墨,提出了“新现实主义水墨”理念,将传统水墨底蕴与当代语境想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个人艺术语言风格。张望美术馆的落成,不仅为聊城增添了新的地标建筑,也让张望的艺术精神能够在家乡继续传承下去,这是故乡人的福气。

张望在致答谢辞中表示,感谢高唐县委、县政府以及家乡人民的支持和厚爱,将坚守艺术初心,传承书画艺术,为家乡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张望美术馆的落成与这批作品的入驻,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是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亲近高端艺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窗口。相信在未来,这里必将成为推动高唐乃至山东书画艺术创作、研究、展示与传播的重要引擎。

来源/中华网山东作者/苏羽佳
摄像、摄影/徐德扬、姜治程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艺术家简介

张望,1961年生于山东济南。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济南市文联主席,山东美术馆原馆长,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文化名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